2006年9月5日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 9月5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演员在开幕式上演出。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题:铸造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新的辉煌──祝贺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闭幕
新华社评论员
万方乐奏颂和谐,欢歌曼舞汇京华。9月5日至25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56个民族的4600多名演职人员,为首都人民奉献了33台节目、73场演出的民族文艺盛宴。事实充分证明,由政府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形式,是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有力宣传,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推动。我们对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璀璨成果。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民族共有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花异葩。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争奇斗艳,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魅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无限活力和历久弥新。只有使各民族的文化瑰宝交相辉映,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才会有更加强韧的纽带,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才会有不竭的源泉,中华文明才会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依法每五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就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应当看到,形势和任务要求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与各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相适应,与发展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要求相适应。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任务繁重而又艰巨。
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贯彻“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制订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积极扶持民族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努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概言之,该保护的一定要全力保护,该扶持的一定要扶持到位,该投入的一定要加大投入,该给的政策一定要给足,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传承、保护、弘扬与改革、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和紧密结合。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只有开放,才有希望。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民族都要注重并且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为民族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民族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和民族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总之,一定要守住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使各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本届文艺会演给我们留下了丰收的喜悦,也留下了新的期待。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抓住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时代机遇,铸造少数民族文化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