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试点,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体制改革的效应将全面释放,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将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对文化遗产保护、电影业、唱片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产业等文化产业的改革,并对2005年的“超女”现象等逐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文化蓝皮书认为,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在走进新一轮高增长空间。需要整体发展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发挥文化产业对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战略枢纽作用。
根据最新预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大大高于预期。我国人均消费到2020年将可能实现年均10.8%的增长,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文化消费将真正成为拉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这两年来已经出现了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升级,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由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下一轮消费升级的带动性项目将是教育、医疗、旅游、电信、信息和家庭娱乐商品等等。近年来在我国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居民消费已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消费升级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
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动向充分说明,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枢纽性作用。
2006年文化产业的结构变化将可能由技术和资本唱主角。由于技术进步,宽带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历史性结合已经实现,广电和电信统一的技术平台和商业平台正在出现,商业模式趋于成熟,资本市场再度活跃,新兴文化产业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局面,打破广电和电信分业经营的格局,推动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和链条发生历史性的重组,对文化体制改革产生巨大压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的建议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寻求产业发展新机遇,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注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形成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局面。
“十五”期间,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完成了“合法化”的过程,破题的意义大于实质性的进展;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来说,试点更是历史性的开端。2006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的第一年,体制改革的效应将开始全面释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及“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经过两年试点,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已经打开。我们深切体会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进入市场,只有占领市场才能占领阵地,只有进入市场才能更好地贴近群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我们也认识到,意识形态是文化产业的特殊价值属性,如果没有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产业所负载的文化价值是无法抵达国民的心灵世界的。因此,必须努力革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弊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2003年以来,试点地区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已经基本清晰;积极改进审批方式,简化审批事项和程序,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积极探索对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管的新途径、新办法,探索解决文化领域国有资产产权主体模糊、出资人不到位的问题,使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与经济体制改革并轨。上述措施将理顺产业发展的环境,极大地解放文化生产力。可以预见,存量领域国有文化资产之间兼并、重组、整合的速度将加快,迅速产生一批跨行业、跨媒体,具有品牌竞争力和战略投资力的产业集团,大大提高我国文化市场的集中度,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浮出水面。新型的文化产业格局将有利于政府对文化产业实施基于市场的内容监管,推动“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的形成。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将融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统一框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全面融入国民经济的统一市场。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日前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蔡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