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中国女干部比例近40% 已有9位女性国家领导人 妇女就业比例45% -4月份CPI维持3%高位 央行或有后续紧缩政策 CPI向上趋势难改 -第60届世卫大会再度拒绝涉台提案 国际卫生条例适用于中国全境 -交行A股开盘14.20元涨79.75% 海外投资者一周内从股市撤出$5亿 -中石油获世界最大汽田钻探权 国企将成企业义务石油储备主力 -基金私募将开闸 单笔不低于5000万 银行参与股指期货将有章可循 -"十一五"我国将重点发展八大高技术产业 扩大民用飞机产业规模 -中国6省份争夺第3个新特区名额 长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增14.6% -免费师范生办法出台 国家鼓励终身从教 须回生源地执教十年以上 -中国将采取五项举措提高企业职工工资
中国博客蹿红迅速 大众官员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博客大众化的“元年”,那么,在2006年,博客则迅速成为网络上蹿红的“明星”。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1750万,其中活跃作者(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接近770万。而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报告也显示,截至11月3日,全球范围内,平均每个中文博客用户拥有约2.6个博客。

如果有一个词能形容2006年的博客,那就是“热闹”,明星、大众、专家、官员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界,共同奏出一支“多声部”的博客奏鸣曲。

名人博客:摘掉“光环”,直面大众

2006年元宵节刚过,一名演艺明星的“老徐的博客”点击量就冲破了千万大关,一举刷新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纪录,而且,这一纪录的创造仅用了112天,“老徐”被喻为“中国博客第一人”。

随后,某门户网站率先推出了首张名人博客榜单,大凡普通人能想到的文化、演艺、体育、商界名人,统统揽入其中,由此全面掀开了名人博客的序幕。

名人不是博客的先行者,却是最吸引眼球的生力军。他们齐步跨进博客新时代,或叙说个人的悲欢,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或为作品打广告,一时蔚为大观。虽然主要是在网络上延续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光环”与“神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博客也确实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博客让我发现偶像原来也活得如此真实,也有普通人的烦恼……”一名网友如是说。

然而,不幸的是,2006既是“名人博客年”,也演变成一个“名人是非年”、“博客诽谤年”。先有相声演员郭德纲与汪洋欲对簿公堂,后有80后作家韩寒与评论家白烨的论战。下半年,有“大学教授是否真的很穷”、“孔子不如章子怡”的喧哗,有体育解说员黄健翔与某报记者的“对战”,有社会学家李银河与众多网民的争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名人博客仿佛成了网民找乐的新天地。

许多名人纷纷表示:我们平时活得够累了,好不容易才有博客这么一块“自留地”,拜托诸位高抬贵手,对我们的博客别太刻薄。但也有许多人认为,既然敢以真名开博客,就应该有面对大众批评的勇气。

大众博客:记录生活,偶尔恶搞

“他出身平凡,但苦修内功,靠自己努力终于在江湖中打出一片天。”这是一本名为“网络草根博客手册”里的宣言;一个名为“博啦”的博客互动平台则主动扛起了这面“草根”的大旗。

随着博客的普及,“草根”,这一似是而非的社会分层概念,成了2006年最流行的词汇之一。不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真正的劳动人民没有时间上网跟帖,目前活跃在网上的所谓“草根”,其实是中等收入者的后备军。

正是这些大众博客,构成了与名人博客相对的一个庞大群体。与名人博客由众多“粉丝”来支撑的这棵参天大树相比,他们要想获得较高的点击量,有意无意都得“剑走偏锋”,或恶搞名人或恶搞自己。年初,《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某大导演震怒,波澜四起。这让无数的“草根”们看到了希望,《鸟笼山剿匪记》、《春运帝国》等恶搞作品相继出笼。接下来有显示自己的肌肉、公开向明星求爱的“山东二哥” ,有形形色色拿自己的形态开玩笑的“网络小胖”、“国学辣妹”、“芙蓉哥哥”。 “无名”的他们,正以这种另类方式,争取与名人同等的网络地位。

“今天,我带他去吃我最爱吃的牛肉粉丝和炸鱿鱼。人很多,却没有挤散我们的热情。”更多的大众博客则以记叙自己的生活点滴与情感经历为主。他们中的代表是杭州一公交售票员,因在博客上以质朴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工作,而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公交第一美女”。

“博客引领生活”,到底引领什么样的生活,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群体博客:“博”以群分,资源共享

截至12月4日,由河北省公安厅新闻中心开办的政府博客“中国第一公安博客”,点击总量已过千万。代表一个单位、机构或部分人群的群体博客,在2006年成为另一支重要的博客力量。

有专家称,它们正朝着虚拟社区的“议事厅”、“公告栏”或“大讲堂”迈进。博客正在成为政务公开、宣传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有专家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与其依赖私人性的博客空间,不如更好地完善已经普遍建立的政府网站,让其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和沟通网友的作用,后者才是更具有制度意义的选择。

在博客群中,异军突起的还有以“国学圈”为代表的文化教育群体博客。某网站的“乾元国学博客圈”的“博主”包括了汤一介、庞朴、陈来等知名学者,并且,还准备继续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汉学家参加。有论者称,最新型的传播媒介与最古旧的学问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时空交错之感,自然会引起公众浓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诗人博客圈”、“律师博客圈”、“摄影博客圈”、“休闲美食圈”、“高三家长博客圈”等等,不一而足。他们或是专家,或具有某一共同爱好,或生活中有共同的关注点,但这些博客作者都在同一个网络页面上提供信息,书写着共同的感受。有专家认为,群体博客将博客的交流与传播效应进行了一次集中性的扩散,同时在虚拟空间形成了一个学习发展的共同体。

不容回避的一点是,“想写就写”带来了博客的繁荣,也引发了大量侵权纠纷,自律与监管,也随之成为博客们关注的话题。不久前,法院对“中国博客第一案”——南京大学某副教授遭学生博客辱骂起诉网站事件——进行了一审宣判。至于各种小的口角纠纷,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相关部门透露,正在探讨网络“有限实名制”,即“后台实名注册,前台显示匿名”。

岁末将至,博客们势头不减。2007年,博客又将迎来什么?相信很多人都在等待……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博客会否“见光死”?
黄澄清:有关部门尚未出台“博客实名制“规定
中国博客已超过三千万 个人媒体的角色日渐清晰
博客之后“威克”热 投资者嗅出“威客”商机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