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0多种电子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多数仍为“贴牌”生产。中国电子产品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现象,在“十一五”期间有望得到改观。
8月29日至30日,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三部委表示,把信息产业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突破口,以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8月29日发布的《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显示,中国将对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网络和信息安全、家庭网络及智能终端等13个重大项目进行集中攻关。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表示,许多国家都把强化信息技术创新放在国家战略位置,大幅增加研发投入,超前部署和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面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要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措施,赢得发展主动权。
王旭东强调,目前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信息产业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优秀拔尖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五大“掣肘”。
这位负责人说,自主品牌不足,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同时,要加大国家财政预算对信息产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重大专项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地方政府也按照相应比例安排专项研发经费。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进一步拓宽信息产业投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
据统计,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1.3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2%,电话用户总数、互联网上网人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谢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