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解读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18-02-14 15:00:4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国新办,科学研究,科技部

人民日报记者:

我提一个不太光彩的问题。就是学术诚信建设,就是学术造假,这几年我国学术造假事件一直连续不断,特别是去年集体撤稿的事情。我们国家一直倡导对学术造假零容忍,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觉得没有落实到,特别是像韩春雨这样的事件出现了那么长时间没有解决,大家都不知道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特别是依靠科研人员所在单位自查自纠来看大部分结果是不了了之。之后随着我国重视基础研究,还有投入支持力度加大,可能学术诚信是难以回避的问题。请教各位领导以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把学术造假能够零容忍落到实处。谢谢。

2018-02-11 17:02:30

黄卫:

科学工作来不得半点假的,所以科学诚信问题是科学的生命。现在国家还是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科研诚信的工作机制,现在科技部和大概二十多个部门成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共同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工作,就是要宣传教育,在制度上、源头上对不端行为进行遏制。比如这次肿瘤生物学的集中撤稿的问题,还不完全是造假,有的是不规范流程和程序,科技部联合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中国科协等一起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全面的梳理,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人都进行分析,及时对这些人员进行了处理。

第二是要配合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了诚信问题,再去申请课题、再去投稿,再去做人才计划等等,就会受到惩罚,这不仅是行政的惩罚,是社会诚信体系对你的惩罚。所以这块工作也是我们要抓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第三是加强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建立数据库,对严重失信责任人,在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的诚信信息化系统里一查就知道了,就可以采取限制性措施。

另外,我们还要加强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强化科技人员的诚信意识。加强评估,如果能够用更好的方法评估科研成果,也能遏制这方面问题。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科学问题只能用科学的方法去评价和评估,不能用社会上一般的议论、一般的看法。所以当科学问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评价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需要一点时间。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科学突破出来时不被认可,后来经过一段时间被认可了。也有很多成果一出来轰动于世,但是时间长了科学重新证明了当初发现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甚至当初还有缺失和不对的地方。所以社会对科学成果的评价要用科学的方法。

比如我们讲基础研究,你要坐得下来,要耐得住寂寞。科研人员希望很快就能出成果,但是良好的愿望不一定很快就能实现。科学研究探索的重大的趣味和意义就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有一点耐心,社会要有一点容忍度,使得我们的科学家能够在很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下开展科研工作。谢谢。

2018-02-11 17:02:46

科技日报记者:

就着黄部长的这个问题接下来问一句,刚才听说要完善基础研究的评价机制,要进行差异化的试点,能否透露相关情况,可能今年或者未来几年内在哪些领域推开。谢谢。

2018-02-11 17:03:12

黄卫:

科学评价的问题,尤其是对基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比较看重论文和获奖情况,我们对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影响力和意义注意的不够。基础研究如果这样评价会出现引导上的偏差。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对该所科研人员及其成果的评价,采用国际同行评估,重点看国际影响和研究工作本身的科学价值。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么大,我们不用一根尺子量每一个学科,量每一个科研人员。比如数学,尤其是基础数学,应该以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进行评价,知道科研人员在很投入、很深入的做,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些宽容,给他一些时间,给他一些长期稳定的支持,不要让他太多的操心写项目建议书,参加评审论证,走那么多的程序,要让他安下心来研究。

但是我们的科研经费又不能在每个领域都这么使用,还有相当一部分要是竞争性的,要提出高水平的目标和任务,大家来竞争。所以科研的管理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管理的机制和方法,这不是做一项工程,盖一幢房子,需要根据我们的科研和管理实践逐步的细化、完善。

我在这儿也呼吁新闻媒体帮助我们创建面向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谢谢大家。

2018-02-11 17:03:45

袭艳春: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2018-02-11 17:04:07

中国日报记者:

当前基础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研究周期也在不断改变,研发的阶段边界也比较模糊。材料中也提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的融通创新过程,可否请各位领导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工作。谢谢。

2018-02-11 17:04:22

黄卫: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现在科学研究的范围也很广泛,有更大尺度的,比如研究全球变化,涉及北极、南极、青藏高原,还有研究宇宙的,如FAST望远镜这样的大科学装置。同时科学研究也更加向微观深入,比如量子、纳米等。基础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一些基本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有望催生重大技术变革。比如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建立量子力学理论的时候,并不知道量子力学今天诸多的应用,可是后来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磁共振等一系列的技术,这都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通非常重要,下一步在融通的问题上也要注意几个方面,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与应用之间的转化周期呈现缩短的趋势,所以我们要更好的重视原始创新,更好的注意需求的引导,在促进原始创新的同时,加强需求的引导。

另外,张晓原司长讲了,我们要进一步做好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和管理,以及成果转化的协调。因为企业更注重成果的转化,更加注重某一个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地方政府更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国家层面可能会更加注重在国际层面上、在国家总体上科学的发展。所以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通是要解决好我上面说的这些问题。

还有就是国际合作。要把科学问题变成技术为社会服务,我们少不了国际合作。比如现在中国正在参加的ITER计划,这是由世界很多国家参与的,正在法国建设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如果实现了清洁的、安全的聚变能应用,能源的问题就能很好解决了。

谢谢。

2018-02-11 17:05:36

袭艳春:

再次感谢黄卫部长,也谢谢两位司长,谢谢大家。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2018-02-11 17:05:54

黄卫:

谢谢大家,给大家拜年,祝大家新春愉快。

2018-02-11 17:06:13


<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