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聚焦三农》记者:
这些年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各地涌现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一些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但是这一群体总体发展状况相对滞后。接下来农业部会在加强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带头人方面,有哪些进一步的措施?
2017-10-16 11:07:09
刘北桦:
建一个龙头,兴一项产业,富一方农民。没有龙头就没有市场,没有价值链。针对您刚提出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这几年,农业部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创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提升规范化发展水平。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引进适合贫困地区生产实际的企业。组织企业赴西藏、南疆、定点扶贫县、环京津贫困县等贫困地区开展合作对接,共同开发当地特色农产品。2016年,组织8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西藏签订合作协议9.42亿元,多个项目正在陆续投资到位。着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户就业能力。
二是培育农村实用人才。近年来,我们不断强化对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2016年,将农业部、中组部共同开展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调整为主要面向贫困地区实施,举办示范培训班177期,在贫困地区遴选1.77万名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到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学习交流。今年培训主题聚焦贫困地区产业精准扶贫和农民创业创新,培训对象全部面向贫困地区。
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开始,农业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创业青年,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促进农民创业兴业,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力度。针对贫困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此外,农业部还积极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人员,带领贫困户开发农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脱贫致富。
2017-10-16 11:10:09
工人日报记者:
请问曹市长,脱贫攻坚采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机制。平泉市是怎么抓好产业扶贫?有哪些创新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2017-10-16 11:14:22
曹佐金:
平泉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设计上做到了“三个准”,即选准产业、找准瓶颈、定准机制,选择了我市最成熟的食用菌、设施蔬菜两大产业,紧紧抓住贫困群众缺资金、没技术、怕风险三大瓶颈进行破解,让贫困户与产业、园区、合作社、企业间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扶贫模式上创设了“三个零”,依托食用菌、设施蔬菜产业,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园区联结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实施了“三零”产业扶贫模式。在产业扶贫资金上创建了“政银企户保”融资平台,为每个贫困户提供5万元小额贷款,连同政策扶持资金1.2万元,合计资金6.2万元,使得有意愿干事创业的贫困户能够干成事、干大事。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实现93个贫困村出列、8.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8.1%下降到7.6%。
我们创新了“三零”产业扶贫模式。第一个“零”,就是“零成本”投入。就是由园区将大棚以及菌棒等设施设备,先低价赊给贫困户生产和使用,等到贫困户出了蘑菇、卖了钱以后,再把成本返还给园区。这一做法破解了贫困户没本钱发展产业的难题,让龙头企业充当“火车头”,让贫困户真正是“先上车、后买票”,共同参与产业发展。第二个“零”,就是“零风险”经营。相当一部分老百姓之所以贫困,就是缺乏经营管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我们为园区和贫困户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和纽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由园区承担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环节的风险,而贫困户只需负责生产管理工作。这一做法有效破解了贫困户发展产业怕风险的难题。第三个“零”,就是“零距离”就业。我们实施了“两区同建”,就是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和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全市“一盘棋”布局,通过规划设计,把扶贫产业园区直接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故土难离的贫困户能够“守家在地”挣钱,实现了贫困户搬迁和就业两同步。
此外,着眼于形成贫困户、园区和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我们建立了风险防控机制,如果因不可抗力造成贫困户收入严重受损,将由园区承担一切损失;如果扶贫企业经营发生风险,将通过“政银企户保”平台,由担保中心、银行机构、保险公司按1∶1∶8的比例共同偿还贷款利息。我们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实行“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合作方式,完善园区企业与贫困户“租金收入、效益分成、保底分红、固定收益”的联结机制,实现园区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结对共同发展。
2017-10-16 11:17:29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
在农业部启动的环京津农业扶贫共同行动当中,针对环京津28个贫困县都开展了哪些具体帮扶措施?
2017-10-16 11:21:20
刘北桦: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受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环京津还有不少贫困程度深、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主要是张家口、承德、保定的28个贫困县。这一区域与京津发展差距大,成为区域发展的洼地和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农业部对环京津贫困地区实施特殊帮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启动共同行动。会同京津冀三省市启动环京津农业扶贫共同行动,落实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开发等“六大任务”,实施千村“一村一品”推进、草牧业增收脱贫、万名农技人员进山上坝、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育、万户农民加工增值收益分享、千家农家乐升级、万家农户与经销商产销信息服务、京津对口帮扶等“八大行动”。
二是开展对口帮扶。选择28个部直属单位对口帮扶环京津28个贫困县,派出28名处级干部蹲点2年专抓农业扶贫,落实技术援助、营销帮扶、企业合作、典型引路等工作。我们明确,挂职干部要围着产业转,蹲在基层抓,每人抓4-5个产业脱贫示范村,使每个示范村都能有1个联系的挂职干部、1个援助的技术专家、1个合作的农业企业、1个帮扶的营销商,形成产业链条帮扶,确保帮扶措施到村到户。
三是推动合作对接。今年3月,在河北阜平县召开环京津农业扶贫对接会,会同北京、天津组织120家企业、批发市场、经销商与环京津贫困县签订168项合作协议。比如,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将通过合作、参股等方式,在河北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地增加新发地分市场和合作市场数量,通过生鲜连锁超市、便民菜店和菜篮子直通车等零售终端,将贫困县特色农产品销往京津大市场。
四是打造“百村示范”。在28个贫困县选择100个贫困村重点帮扶,每村至少发展1个特色农产品,聚集资源、整合力量,加大项目支持、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帮扶力度,努力将其打造成产业扶贫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周边1000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整体脱贫。
这些措施刚刚实施半年,效果已经显现,28个贫困县特色产业已经选定,专家组已经全部组建,帮扶模式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当地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正在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2017-10-16 11:23:48
雷刘功: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7-10-16 1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