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谈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17-09-14 15:25: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向婷
关键词:国新办,质量提升行动,转型升级,发展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强化市、县政府质量监管职责,构建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请问支局长具体有什么打算?

2017-09-13 11:25:32

支树平:

这次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有五大保障机制,尤为突出的是组织领导机制。中央明确强调要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而且明确要求强化市、县政府质量监管职责,构建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你提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你刚才讲到了基层,质量提升需要全党抓、全国抓,各级党委政府抓,但最终是要落到基层的,因为关键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如果落不到基层,质量提升行动就会大打折扣。现在市、县质量机构建设出现一些新动向,基层在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少市、县把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组合成市场监管局或者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应该说进一步明确了市、县政府的监管职责,也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力量,提高了执法效率,效果正在显现。

按照“两分法”来看,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倾向,特别是对照中央文件看有一些差距,质量工作在基层有边缘化的倾向。多个部门合起来后,一个倾向是注重安全监管了,比如食品药品,还有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监管确实加强了,但是反过来对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就不够重视,包括人员配备、经费安排上就有弱化的倾向。

2017-09-13 11:33:01

支树平:

第二个是质量基础设施有弱化的趋向。质检是一个技术性执法部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世界银行发了两次专题报告就讲质量基础设施,甚至指出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我和很多地方领导讲,现在要抓质量,不是管得严、拧得紧一点质量就上去了。现代社会要提升质量,除了要抓得紧,更重要的是要靠技术,特别是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这些技术要上去。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没认识到这个道理,基层有些地方就把这个弱化了。我们有一个调查,在基层市场综合执法部门中,独立设置质量机构的仅占四成,独立设置计量、标准化工作机构的只占48%、46%,设立认证认可监管机构的更是低至29%。

对此,我们确实感觉到很忧虑。因为这正是中央说的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这一类手段应该是加强的。不管怎么改革,质量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特别是质量提升,包括质量基础设施,这些更要加强,不然的话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2017-09-13 11:43:33

支树平:

这次《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这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抓好落实。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就像《指导意见》说的,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质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而且要加强质量管理和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市、县政府的质量监管职责,构建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对基层机构整合,探索综合执法,我们是支持的。但在整合的机构中,一定要有抓质量的,至少内部有专门的机构、人员、经费来抓质量,特别是抓计量,抓标准,抓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

二是狠抓督察考核。《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中央督察工作机制。现在国务院对省级政府每年实施质量工作考核,我们希望省里也对市、县实行质量工作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把质量工作的责任和压力持续地传导下去。

三是加大指导力度。质检总局及省市质检部门都要重视基层,加大对基层的指导支持力度。我们这几天正在中国计量大学举办县级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局长培训班,就是要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希望省级、市级质量主管部门也加大政策支持、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工作力度,为基层多办实事、多解难题。同时,质监部门要主动和兄弟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快构建“横向协调、纵向同步”的质量工作新秩序,不断夯实质量工作基层基础。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抓,基层更要动起来。如果基层的质量提升行动真正开展起来、见到实效,党中央、国务院这个《指导意见》才能真正落地。

2017-09-13 11:54:30

人民网记者:

工匠精神2016年入选了年度流行语,今年又被列为十九大之前公职人员必须掌握的新名词之一。《指导意见》里提出要健全质量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培育众多的中国工匠,这个问题我们都比较感兴趣。请问您对此有什么思考?

2017-09-13 12:25:30

支树平:

这可以说也是抓住了关键。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抓质量提升,关键在人,在质量的素质,也在质量的教育。这次《指导意见》对质量教育专门作了明确规定,特别令人振奋的就是提出把质量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确实是抓住了质量工作的根本,也抓住了质量教育的关键。我们国家对质量教育越来越重视,也见了一定成效,但是系统性不够强、协同性不足、融合性也不够。建设质量强国需要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需要千千万万的质量管理者、生产者,而且需要质量的研究者和创新者,这个教育的任务是非常重的。《指导意见》对此作了系统规划安排,从中小学的质量教育直到高等教育都有相关要求,再就是加强质量的职业教育,实施企业质量素质的提升工程,还要推动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这样一来,系统性、协同性、融合性就大大加强了。这个要是真正落实的话,质量教育就会落到实处。

对于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讲的非常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养众多“中国工匠”。《指导意见》对此也作了专门规定。几天前,李克强总理考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时,指出要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的每道工序,培育铸就大批中国制造的合格人才。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更需要从教育入手。我觉得,就是企业要成为质量人才的培育主体,我们的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也要成为质量人才培育的主体,而且要制度化。《指导意见》专门作出了一些制度性安排,比如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强调要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这些都是制度性的规划,就是要不拘一格地选工匠、塑人才。

这里也和大家讲一个好消息,中央文件明确说要建立质量教育网络。明天即9月14日,在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召开之前,筹备已久的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联盟要在上海正式成立,大概40多个单位参与。这个联盟将来会成为质量研究的大平台、质量教育的新高地,也会成为质量人才的孵化器。凡是研究质量的都知道,现在我们讲质量理论、质量管理、质量工具、质量手段,大量的来自国外,来自许多发达国家。一讲质量管理,比如朱兰、泰勒、戴明、克劳士比、费根堡姆,很多质量大师都是来自发达国家。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我们的国际知名的质量大师、质量专家还比较少。所以,我一直希望通过加强质量教育,一方面培养千千万万的质量人才,包括普通的质量工作者,包括中国工匠,但是也希望能够出专家、出学者、出大师,为提升中国质量水平、建设质量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我们也希望,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来为世界质量发展作出我们的一份贡献!

2017-09-13 12:46:0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最近一个热点有关服务质量提升的问题,网友做过一系列的测评,有一些五星级的酒店包括希尔顿这类的酒店在内,它们出现了没有及时换床单等情况,涉事的酒店正在调查,还没有结果出来,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类似的情况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数量也不少。比如购物旅游、快递丢失、餐饮业的卫生状况比较差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请问支局长,质检总局在服务提升方面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和做法?

2017-09-13 12:51:31

支树平:

你刚才说的最近网上比较热的一些现象,我们质检总局也都注意到了。服务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2016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已达到51.6%,占半壁江山,人们对服务质量日益关注。这两年,我国服务业呈现质量“稳中向好”的正向态势,重点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稳定在75以上,保持在“比较满意”区间,但服务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效供给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近10年来,我国服务类万人投诉量从2006年的1.24件攀升至2016年的2.0件,增幅达61.3%。网上购物、在线旅游等与互联网融合较高的领域,顾客满意度较低。提高服务质量,不仅是服务业效益提升的需要,也是振兴实体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这次中央明确提出,要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指导意见》从两方面提出了要求,一个是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二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这个服务业是非常广泛的,也是兄弟部门一起在抓的。我们质检总局作为质量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指导意见》,实施优质服务创建工程,共同推动服务质量提升。总的思路是,坚持“水平政策”和“垂直政策”相结合。

2017-09-13 12:52:48

支树平:

“水平政策”是指横向的、面上的,就是完善共性质量政策体系。一是推广实施优质服务承诺标识与管理制度,着力培育知名服务品牌。二是开展国家新型优质服务业集群建设试点,支撑引领三次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现在在广东、上海、浙江、重庆、湖南、广西等很多省搞检验检测的聚集区,就为这个大的产业服务。三是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和结果通报。今年,监测范围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101个城市,包括公共交通、义务教育、环境治理、文化体育、行政便民、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等12个领域。四是健全服务业质量标准,推行重点领域服务认证。这几年标准和认证工作快速发展,但在服务业领域还有待加强。近期,我们将联合有关部委印发《服务质量信息公开规范》,探索质量信息公开清单制度,推动第三方服务质量监督,让服务在“阳光下运行”。

“垂直政策”是指纵向的,就是一个一个行业推动质量提升。一是联合国家旅游局,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遴选一批标杆单位,抓好一批培育试点,带动提升一批中小企业。二是联合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10个部门,开展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快递、农村供销等物流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推动补短板、提质量、降成本。三是联合民政部等部门,深入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

到2020年,努力培育一批“中国服务”优质品牌与企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群,使“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

2017-09-13 12:54:17

胡凯红:

谢谢支局长,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2017-09-13 12:55:45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