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2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陈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广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深刻变化,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在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奋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本届政府工作实现圆满收官。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实现年均8.3%的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财政收入达2604亿元,年均增长7.5%。城镇化率49.2%,提高5.7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显著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4.2∶45.6∶40.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9.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工业产业增至10个,其中电子信息等7个产业超两千亿元,食品产业突破四千亿元。旅游总消费年均增长26.8%,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53.3%,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左右。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50.5%,提高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2.8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8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拥有量增长率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首批3个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之一。在柴油发动机、铝合金、三维石墨烯制备、工业废水处理、杂交稻优质化育种等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广西主持或参与的1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基础设施显著完善。高铁建成运营1751公里,通达区内12个市和周边所有省份,铁路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0%以上。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89%的县通高速公路,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建制村公路通畅率99.8%。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240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68%。沿海和内河港口年吞吐能力分别达2.5亿吨、1.1亿吨。建成投产中缅天然气干线管道(广西段),14个设区市和35个县实现天然气利用。西部地区首座核电站防城港红沙核电站一期投产运营,全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27万千瓦,500千伏主干网架覆盖全区。14个市成为光网城市,所有行政村开通网络信号。
——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64项,率先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模式,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市场主体2000多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西部和边境省区中保持第一;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成为全国先进典型。沿海铁路集装箱运输实现“同网同距同价”。建成西部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班轮常态化运行,开行钦州至波兰中欧班列,开通北部湾至新加坡至中东远洋航线。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8%,加工贸易实现倍增。
——民生福祉显著增进。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9万,年均减贫12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8%下降到7.9%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3万人和361万人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居全国首位,石漠化治理成效显著。教育振兴“双千计划”全面完成,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排全国第三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82.7%、94%、88.5%、35%,分别提高17.7个、6个、12.5个和11个百分点。广西大学“双一流”建设、北部湾大学筹建、南宁教育园区和桂林高校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主体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卫生项目。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步全覆盖。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新建改建公厕4600余座。累计改造棚户区和建设保障性住房89.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90.5万户,解决500多万城乡群众住房难问题和1779.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更多群众搬进了温暖的新家、喝上了洁净的水。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谋划重实施,力推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广西落地生根。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重大规划和重要举措,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作用日益显现。围绕“五个扎实”新要求制定实施专题方案,不折不扣抓落实。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落实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实施配套措施,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取得辉煌成就,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形成“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突出稳增长提质量,力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坚决贯彻中央稳增长决策部署,突出抓好稳投资、稳工业、稳农业、稳消费、稳进出口、稳财政,及时出台稳增长38条、48条等举措。突出九大重点投资领域,拓宽筹融资渠道,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全面实施质量强桂战略。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消费升级等政策措施,抓好传统服务业扩量提质,千方百计优供给促消费。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三)突出抓创新优结构,力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创新驱动发展“1+8”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制糖、粮食、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等28项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推进糖、铝、机械、冶金等产业“二次创业”,建成326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亩产由4.5吨提高到7.2吨,糖分由12.5%提高到15.4%,2016/2017榨季农民种蔗收入比上榨季增加33亿元,糖企基本扭亏为盈;推动铝电联产,建成百色、来宾区域电网,每吨电解铝降低成本2000元左右;加快工程机械、内燃机、电工电器、农业机械四大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促进钢铁、锰、不锈钢、铁合金工业调整完善产品结构、发展精深加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聚焦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国家第四海洋研究所落户我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122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成20个特色旅游名县。着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好现代特色农业文章,创建1730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亿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