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现代化报告阐述中国健康生活的时序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6 11:52:44  |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刘芳奇  |  责任编辑:刘芳奇
关键词:中国,健康,指标,下降,比例

中国健康状况的时序分析

中国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

中国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因指标而异;1980年以来,3个指标为上升变量,10个指标为下降变量(表3-9)。

首先,13个健康状况指标的变化特征。上升变量: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出生时预期健康寿命、非传染性疾病等致死的比重等。下降变量:总和生育率、少女生育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慢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传染性疾病等致死的比重、伤害致死的比重、肺结核发病率等。

其次,预期寿命不断提高。1980年以来,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约14%;出生时预期健康寿命由2000年的64岁提高到2015年的68.5岁。

其三,生育率持续降低。1980年以来,总和生育率下降了38%,少女生育率下降了57%。

其四,死亡率不断下降。1980年以来,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慢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82%,婴儿死亡率下降80%。

其五,2000年至2012年,传染性疾病等致死占死亡人数的比重和伤害致死占死亡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下降49%和25%,非传染性疾病等致死占死亡人数的比重上升了9.4%。

中国健康状况的国际比较

首先,过程比较,以出生时预期健康寿命为例。2002年至2015年,中国出生时预期健康寿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其次,前沿比较。在2012年~2014年期间,中国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总和生育率、少女生育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传染性疾病等致死的比重、伤害致死的比重和肺结核发病率等指标,好于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和2015年出生时预期健康寿命均低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2014年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高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据悉,《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及其团队完成的第16部年度报告,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