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互联网医疗蓝皮书发布:市场大仍在探索

发布时间: 2016-11-02 08:56:03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医疗质量,医疗行业,蓝皮书,医疗信息,医疗领域,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社科院,蓝皮书,卫计委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11月1日讯 2016年11月1日,由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首部互联网医疗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

市场巨大但使用率较低

蓝皮书指出,互联网医疗市场巨大,尤其在移动医疗市场领域。相比于其他网络应用,互联网医疗用户使用率仍然较低,使用习惯也有待培养。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14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达157.3亿元,增长率为37.98%,其中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42.7亿元,增长率为44.7%。

蓝皮书指出,高增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传统医疗服务无法有效满足广大患者乃至医生的需求及存在需求对接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互联网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014年,互联网医疗进入启动期。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医疗的关注度加大,以腾讯入股挂号网、丁香园为代表的投融资事件成为全年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焦点。同时,互联网医疗呈现出问诊、挂号、自诊自查、疾病管理等多个垂直细分领域共同发展的形势。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52亿人,占网民的22.1%,相比于其他网络应用,互联网医疗的使用习惯仍有待培养。其中,诊前环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率最高——在线医疗保健信息查询、在线预约挂号和在线咨询问诊应用总使用率为25.3%;医药电商使用率占网民的4.6%;而在慢病管理、预约体检、健康保健等O2O医疗健康领域,使用率都低于1%。

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医疗用户规模约为1.38亿人,相较于前一年的0.72亿人增加了近一倍。虽然移动医疗市场备受关注,但表示使用过移动医疗产品的手机网民用户仅占网民总人数的两成。仍有近八成的用户从未使用过移动医疗相关产品,从这方面看,相较于移动购物、移动社交而言,移动医疗还有相当巨大的市场可拓展。

三大壁垒阻碍互联网医疗发展

一是处方药未解禁。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政策壁垒。医保放开和处方药网售解禁尤为重要。医疗机构是处方药的主要销售机构,在国内药品终端销售收入中,超过80%的药物为处方药,因为新农合、医保等医疗保障体系与网上药店不能对接,医保卡在网上药店购买药物时不能使用,也限制了零售药店(包括网上药店)的销售增长。

二是缺乏医保的支撑。目前的互联网医疗行业,缺乏行业标准、无保证信息真实可靠的机制以及认定行为责任的机制,被称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最终限制。当务之急是研究制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医疗信息甄别监管机制、互联网医疗适用范围和诊疗规范,以保证互联网医疗进入医保后,保险公司与医保部门有能力进行费用管控。此外,如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机构能够合理对接,建立医疗领域里的O2O模式,便可以在确保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发挥互联网医疗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的优势。

思维模式落后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缺乏对移动互联网大趋势的认识,部分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医院领导不愿意主动接受变革。此外,能否开放移动医保实时结算,直接影响支付时使用移动服务平台的医保患者数量。

三是远程医疗的制约。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的信息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报告认为互联网医疗落地仍在探索 打通支付环节至关重要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呈现较高的增长,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控费问题仍是商业健康险最大的痛点。互联网医疗掌握并持有待进一步整合的健康大数据,将为健康险及时掌握患者健康情况及需求,从而从设计相应险种、降低赔付率等提供服务,数据或许是互联网医疗一个重要的盈利点。

事实上,互联网医疗目前仍然处于探索期,许多创业公司均在摸索清晰的商业及盈利模式。目前,患者尚未建立起良好的付费意识,且医疗支出意愿与医保赔付是否打通息息相关。互联网医疗支付方能否与医保打通,及互联网医疗平台能否与商业保险打通,实现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将是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