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简介

发布时间: 2016-04-26 14:20:27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王虔

本规划区域范围包括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36个县(市),其中有2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7个革命老区县、23个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县。

自然条件

片区国土总面积为6.7万平方公里,地处鄂豫皖交界地带,北抵黄河,南临长江,我国南北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横穿其中。片区南北过渡性气候特征明显,南部以大别山区为主体,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15-1563毫米;北部属黄淮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623-975毫米。片区河流众多,以淮河为主体的水系发达,径流资源丰富,大别山南麓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生物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为31.9%,旅游开发潜力大。

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末,片区总人口3657.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128万人。当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056.3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79.6元,分别是2001年的3倍和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1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275.9元,均为2001年的2.6倍。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37:30:33调整为2010年的32:39:29;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16.1%提升到2010年的30.5%。

2001至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从87.2%提高到98.6%,青壮年文盲率从3.6%下降到2.2%,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6.9年增加到8.7年。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为61人。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卫生院,84.9%的村建立了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0.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推广,2010年参保人数达357.5万。农村低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发展优势

区位条件优越。片区地处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和武汉城市圈交汇带,是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战略要地,近邻长三角,与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联系紧密,处于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交通运输骨干网络较为完善。京九、京广铁路和大广、济广、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等南北大动脉纵贯片区,陇海、合武铁路和沪蓉、沪陕、连霍、沪渝国家高速公路等东西主通道横穿其中,宁西、漯阜、合九铁路和宁洛国家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纵横相连,淮河等航运条件较好。

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片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整体素质较高,2010年劳动力总数为1771.9万,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7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基础好,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劳动力外出务工起步早、数量多、氛围浓,市场意识较强,返乡创业趋势初现,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明显。

区域经济蓄势待发。片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逐渐形成;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各类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物流、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县域经济活力增强,中心城镇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显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比较成熟。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扶贫对象规模大,农户增收渠道单一。2010年,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农村人口有236.8万人,占全国扶贫对象总数的8.8%。农业结构调整制约因素多、空间小,农户经营性收入增长难度大,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积累少、负债多,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人地矛盾突出,矿产资源匮乏。片区每平方公里有户籍人口548人,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片区。人均耕地和人均林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9.6%和22.5%,农业就业容量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受土地制约明显。矿产资源种类少、数量小、品位低,开发潜力有限。

洪涝干旱危害大,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片区洪涝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且破坏性强,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有10个淮河流域蓄滞洪区。水利基础设施不足、老化严重,河道、沟渠淤堵突出,平原地区行洪排涝和灌溉能力不足;山区水库、渠系等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突出。有39.9%的农村人口尚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低,电力设施支撑能力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滞后。人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支出仅为767.4元。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弱,妇幼保健水平低。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2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弱。

>>>《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