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划区域范围包括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毗邻地区的38个县( 市、区) ,其中四川省13个县、贵州省10个县( 市、区)、云南省15个县( 市、区)。国土总面积为10.7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2292.0万人,乡村人口2005.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20.5%。
自然条件
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部,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属亚热带、暖温带高原季风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境内河流纵横,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金沙江、岷江、赤水河、乌江等长江水系发达;南盘江、北盘江注入西江,是珠江上游重要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巨大,煤、磷、铝、锰、铁、铅、锌、硫等矿产资源富集.生物物种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38.1%,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保护区。
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649.2亿元和107.1亿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4.1倍和5.6倍;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1年的40:30:30调整为2010年的24:42:34;2010 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为12939元和3248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3.1倍和2.7倍;城镇化率由2001 年的12%增长到2010年的24%。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内昆铁路和厦蓉、杭瑞、渝昆等高等级公路,金沙江、赤水河等内河航道以及昭通机场,为构筑片区立体交通网络奠定了一定基础。
义务教育取得明显进步,适龄儿童入学率从2001年的83.1%上升到2010年的95.8%。青壮年文盲率从2001年的3.8%下降到2010年的1.7%。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所有乡镇建立了卫生院,65%的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8.4%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推广,农村共有224.4万人享受低保。片区内居住着彝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是我国主要的彝族聚集区。民俗风情浓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和睦相处。拥有彝族“ 火把节” 、“ 撮泰吉” 、苗族“ 滚山珠” 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服饰制作等民间工艺丰富。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耕地少,适农适牧土地产出低。干旱、洪涝、风雹、凝冻、低温冷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16%,25度以上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极其瘠薄,人口增长较快,人地矛盾尖锐。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农村人口有259.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2.9%,比全国高出10.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出6.8个百分点。片区38个县( 市、区) 中有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省重点县。贫困群众住房困难突出,茅草房、石板房比例高。
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7195元和467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2%和7.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939元和3248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7%和54.9%。城镇化率2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群众生育观念落后,出生缺陷多发。人均受教育年限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年左右,相当部分群众市场意识淡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人畜混居现象严重,艾滋病问题突出,地方病严重,社会发育程度相对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片区内交通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道路等级低,47. 4% 的县城不通二级公路、15.1%的乡镇不通沥青( 水泥) 路、76.8%的行政村不通沥青( 水泥) 路、31.3%的行政村不通公路。38%的行政村未完成农网改造,9%的自然村不通电。水利设施薄弱,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7.2%,存在饮水困难的农户比例高达32%。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幼保健力量弱。人均教育、卫生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2%。科技服务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低。
产业发展滞后,市场体系不完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缺乏大的产业支撑,县域经济薄弱。与农民增收直接相关的种养业规模小、发展慢、效益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基地。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区域综合市场、县级中心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农村零售网点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仓储、包装、运输等市场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市场环境和交易条件差,市场管理与服务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