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5-10年的青藏高原科考,都考察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7-11-18 14:37:07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  作者:薛文献 王沁鸥 黄兴等  |  责任编辑:王振红
关键词:青藏高原,科考

纪实二 青藏科考“把脉”第三极生态

  “随着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青藏高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已完成了在那曲地区的“江湖源”考察,围绕阿里地区展开的“河湖源”考察正在进行中。考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守护好“最后一方净土”提供科技支撑。

  科考直击“第三极”生态现状

  从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县城向北驶上109国道,连绵的雪山展开在公路前方,那是横亘在青藏高原中部的唐古拉山脉,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冰川便隐藏其中。冰川附近的区域,是“江湖源”考察的重点之一。

  在距冰川发育地不远的安多县岗尼乡附近,中科院副研究员李欣海一行正操纵着无人机航拍,散布在公路两侧广大区域内的野生动物尽收眼底。此次他们主要负责调查这一地区的关键有蹄类动物即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数量与分布。

  6月下旬以来,在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畔,在有“亚洲水塔”之称的西藏阿里,活跃着许多如李欣海一样的生物与生态专家,他们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的一线科研人员。

  本次科考,距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启动已有40年,高原生态环境已发生了诸多变化。河湖源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队长、中科院研究员杨永平表示,此次考察,首先需要系统阐明考察区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别是草地和湿地等植被类型的变化,以及植物、大型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的种类、数量、栖息地的变化,以此为基础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现状做出评估。

  在科考现场,专家们追寻重点保护动物的踪迹,收集关于植被种类和数量的一手资料。除了出动无人机,更多时候还是会依靠肉眼和望远镜发现雪原上的动物群落。

持续5-10年的青藏高原科考,都考察些什么?


  6月23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中)在使用无人机查看考察区域内的动物种群分布情况

  “11点钟方向,发现藏野驴。”李欣海示意司机停车,摇下车窗,双眼紧盯公路旁草原中的驴群,沉默片刻,报出一个数字——“72”。随即他在平板电脑中一个统计软件的地图上标出了发现藏野驴的位置,并记录下数量。

  野外调查多年,专家们的眼睛几乎都已“进化”成了读取动物数量的扫描器,迅速又准确。色林错边,中科院研究员杨晓君正手持望远镜,观测着湖边的候鸟。他说,色林错区域已认定有90余种鸟类。这次观测聚焦于历年来的鸟类变化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观测一批重点鸟类,为今后色林错区域开展生态观鸟游提供科学支撑。

  据李欣海介绍,野外观察到的各物种数量只是基础数据,“我们会把发现动物的地点和数量记录下来,再运用物种分布模型进行计算,才能知晓各区域不同动物的大致规模。”

  野外考察结束后,专家们将绘制区域内的植被图和动物重点栖息地分布图。李欣海主要负责色林错和各拉丹东冰川区的考察。他说,分布图是为了给正在筹划的色林错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参考,“我们需要知道,动物的大致活动路线和范围是什么。如果以后国家公园需要规划游览路线,可以有效避让一些野生动物集中活动的区域。”

  仍在阿里进行的河湖源考察也有服务于国家公园建设的初衷。考察结束后,相关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羌塘高原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科学评估报告将会陆续出炉,为第三极国家公园,即阿里/扎达国家公园的设计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总领队、中科院研究员徐柏青表示,与自然保护区单纯强调保护功能不同,“国家公园在保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也要实现科研、教育和休闲的功能。其核心是保护与利用双重目标的统一。”

<  1  2  3  4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