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在南极半岛海域采集的生物样品(3月20日摄)。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科考队员在南极半岛海域和普里兹湾海域深入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取得丰硕成果。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新华网“雪龙”号3月20日电(记者张建松)环绕南极大陆浩瀚无垠的南大洋蕴含了无数科学之谜。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科考队员在南极半岛海域和普里兹湾海域深入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据大洋队队长矫玉田介绍,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中的南大洋调查是“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实施以来的第二个航次。
在本次考察中,中国科考队员首次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成功布放了一套具有防冰山碰撞结构的海洋潜标系统,该潜标系统记录的数据可用于调查普里兹湾长期水体变化特征与运动过程。
科考队首次在南极半岛海域开展海洋湍流观测项目,完成了16站位的垂直剖面湍流观测,这对于研究南极半岛复杂流系的海洋混合涡流有很大价值。
在克服严重冰情后,科考队员还在普里兹湾浮冰密集的海域顺利布放了1套测量海水温度、盐度和海流的锚定潜标,为了解海洋、气象、海冰的长期变化规律、考察海水、海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研究绕极流变异特征、海洋内部混合与变异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在海洋生物方面,采集到蛇尾、海星、海鞘、海参、海蜘蛛以及甲壳类、双壳类、鱼类、藻类等多种生物样品。在海洋地质方面,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半岛和普里兹湾采集的柱状地质样品的长度均超过以往,分别达到5.27米和6.53米。
在过去几个月,来自国内12个海洋科研、教育等单位的35名科考队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战风雪斗严寒,克服风大浪高、冰情严重等诸多困难,在考察中展现诸多亮点,为中国进一步研究南极周边海洋环境、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深入了解极地海水、海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