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东盟地区论坛第13届救灾会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东盟地区论坛成员、东盟秘书处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会议。
姜力在主旨发言中指出,经过20年的发展,东盟地区论坛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包容性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中国政府始终积极参与论坛合作的各个进程,承办了30多个合作项目,主办了2006年9月第6届东盟地区论坛救灾会间会,会上通过的《ARF救灾合作指导原则》成为首份规范亚太地区救灾合作文件,影响深远。
姜力强调,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把减灾救灾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应对的理念,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二是完善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及时转移受灾害威胁人员,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三是提高交通、电力、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城乡建筑物抗灾设防标准,努力增强抵御灾害能力;四是加强抢险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运输保障、卫生防疫、灾害救助能力;五是强化城乡基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努力提高全体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针对今后一个时期东盟地区论坛救灾合作,姜力提出三点主张:一是进一步深化减灾救灾务实合作,进一步创新合作理念,改进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涵,在减灾救灾实践中实现创新发展,开创减灾救灾合作新局面。二是进一步完善现有交流合作机制,以提高救灾合作能力建设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人员互访交流机制和人员定期培训机制。三是认真落实救灾工作计划。中方将以积极务实的态度继续执行好《东盟地区论坛救灾工作计划(2012-2014年)》,不断提高紧急救灾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组织好2015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举办的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习。
此次会议由外交部、民政部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主题为自然灾害管理。会议将回顾上届救灾会间会以来发生在各国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情况,分享各方在自然灾害早期预警与风险评估、救灾行动中军地协调、人道主义物资储备与应急调度管理、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与灾区重建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探讨2015年救灾演习以及地区救灾合作框架和模式,制定论坛工作计划。会后,参会代表还将赴汶川地震灾区实地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