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逻辑

发布时间: 2016-11-01 09:29:1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炳权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从严治党,团结,现实逻辑,党内民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王炳权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决议不仅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部署,也从理论上逻辑地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回答了若干理论关系问题,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了现实的切入点和理论着眼点,使全面从严治党的这一战略布局在历史与逻辑上实现了统一。

坚持“不忘初心”与坚持基本路线的统一。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需要长期坚持,丝毫不能动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不忘初心,首先不能忘记基本路线;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强调坚持基本路线。因此,全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干部政治立场和是非观树立了标准,把“不忘初心”与坚持基本路线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领导核心与坚持历史担当的统一。执政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历史的烘托、现实的确证、未来的期许。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解放、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推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这是在历史、现实、未来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得出逻辑的结论。因此,强调领导核心,不是为了核心而核心,为了领导而领导,而是历史和现实的正当性的体现。领导核心的存在是为了承担起历史重任,历史任务的完成需要领导力量的集聚,不负历史重托的核心才是真正的核心。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是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则把坚持领导核心与坚持历史担当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持一元领导与坚持群众路线的统一一元领导,不是一个人领导,也不是一部分人领导。脱离群众的领导,不是真正的领导,也不是正确的有生命力的领导,更不是科学的领导。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脱离群众的领导都是虚幻的终究会被群众和历史所抛弃的。中国共产党来源于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党的领导地位也来源于人民的认可。脱离群众、甚至成为群众的对立面,尽管还保有领导地位,也不会长久。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则把坚持一元领导与坚持群众路线有机地统一起来。

坚持党内团结与坚持维护权威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党内团结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力、甚至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党内不团结,祸害的是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内团结与维护权威是一致的。如果全党不维护中央的权威,特别是“关键少数”不遵守党纪,不讲政治规矩,挑战中央权威,党内团结就无从谈起。没有党内团结,“党内斗争”就会出现,事业受损就是必然的了。坚持党内团结和维护权威的统一,离不开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团结来源于上下一心,权威来源于党员权利的充分发挥。没有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团结必然是“虚”的,权威也必然是“假”的。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这就真正把坚持党内团结与坚持维护权威统一起来。

六中全会对上述四大关系的深化,既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了部署,又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体系的自信统一于党中央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防止纪律涣散、队伍涣散、人心涣散,为达致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领导团队奠定了政治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