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敬伟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亚太再平衡战略还能维持多久?奥巴马遭遇他“最后时刻”的系统性尴尬。
国内大选,民主党的希拉里连遭“滑铁卢”——从“献金门”到“邮件门”再到“9.11”身体不适。他虽然不喜欢这位党内老对手,但是如果特朗普上台,他任内经略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可能流产。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可能被叫停。若无这两项遗产,奥巴马时代苦心经营的、维持美国亚太领导地位的战略也就彻底失败了。
国际上,欧洲的乌克兰危机让美国陷入不是“冷战”胜似“冷战”的困局,叙利亚危机更加深了美俄的结构性矛盾。中东反恐,美国领导力减弱。美伊(朗)关系修好,却开罪了沙特、以色列等传统中东盟友。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后,美土关系也开始生变交恶...美国传统的战略利益区域,奥巴马搞得一团糟。
重返亚洲,一直到刚闭幕的老挝东亚系列峰会前,美国借力亚洲诸国制衡中国的战略似乎都很成功。东北亚,美日韩政治军事同盟加强,中日钓鱼岛之争和中日韩历史之争,凸显美国在东北亚的裁判角色。东南亚10国,尤其菲越两国,和中国的南海岛屿争端也前所未有的激烈。
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成功”,一方面源于中国邻国对中国战略力量提升的不安,另一方面基于对美国的战略信任。但是,国际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如果中国邻国对中国不再忌惮或猜忌减少,美国失去公信力,亚太局势也就发生了变化甚至逆转。
现实是,后奥巴马时代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面临变数,TPP也遭遇两党候选人的集体反对。虽然奥巴马在老挝东亚系列峰会上强调美国会继续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与会各国已经对其失去信心。尤其是TPP的不确定性,让亚太国家大失所望。奥巴马时代的美国亚太叙事,高潮渐去而现人走茶凉,正可谓谁也挡不住时代大势。奥巴马的理想主义面临着现实主义的悲凉,他的历史写满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宿命悲哀。
东亚系列峰会,东盟不提南海仲裁,反而和中国达成一系列共识。应该说,经过中美和相关国家的博弈,亚洲邻国也许并未消弭中国式焦虑,但面对美国政治更迭和经济战略的不确定性,他们开始理性面对中国,开始重构对华建设性关系。
更重要的是,菲律宾亲美政权倒台,杜特尔特政府对美不感冒,他虽然充满个性,但并不愚蠢,尤其不愿意和中国继续对抗下去。杜特尔特的最新立场是,他宣布不再参加激怒中国的南海联合海上巡逻,并强调要将美国赶出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此外,泰国也准备耗资10亿美元从中国购买3艘舰艇。被美国寄予厚望的缅甸民主政府的实际领导人昂山素季则对中国进行了东盟之外的首访,力求恢复吴登盛时代冷淡的中缅关系。
东南亚国家正在中美两强之间进行新的战略调整和平衡。如果说奥巴马时代形成了一个联合对付中国的朋友圈,现在东南亚国家正在尝试和美国保持距离,并缓解对华紧张关系。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亚太再平衡,亚太国家在中美之间不是选边站,而是和中美两强都维持相对良好的关系。客观言,这符合亚太国家的利益,也有助于构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当然,亚太地区,美国战略影响力依然独一无二。无论是奥巴马时代还是特朗普或希拉里当政,中国都无法取代美国在亚太区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尤其是日本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还会继续鼓励甚至撺掇美国,在西太平地区制衡中国。朝鲜核危机的存在,更强化了东北亚的日韩两国对美国的依赖。
肯定的是,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未达到预期目的,TPP象征的美国制定区域经贸规则的努力也遭遇挑战。
亚太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战略都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