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旭东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内地大学即将开学,不少大学新人已经开始添购用品,有家长为子女购买iPhone、iPad和MacBook的“苹果三件套”以及生活用品,花掉3个月薪水,忍不住直呼“太可怕”。有专家认为,这是父母的“犒赏心理”在作怪,以及新生的“邀功心理”作祟。(8月30日参考消息网)
无“苹果”,不大学。这是前几年新生上大学的流行语。没成想,如今的“苹果”不是一个,而是三个,这可不是一笔小额的开支。上大学,是件高兴的事,但“痛并快乐着”,一大笔开支正在等着有新生的家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或出于对孩子的“奖赏”,或兑现对孩子的“承诺”,或源于亲情的“呵护”……让孩子有体面有尊严上大学,不让孩子输在新的起跑线上,不让孩子的“装备”落后于人。
“开学经济”,输在“薪”的起跑线。“开学经济”是经济现象、消费现象,更是一种教育现象、社会现象。教育成本已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子女总支出的76.1%,占家庭总支出的35.1%,占家庭总收入的30.1%。开学前夕,攀比之风“刮起”,甚至由一般性的“风暴”迅速上升为“台风”,让很多辛苦钱“撒落一地”。
“无‘苹果’,不大学”及其升级版是畸形消费。大学新生存在的普遍的过度消费,已引起相关高校的重视。曾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随同高考录取通知书寄出的“致新生家长的信”中,建议家长提供给孩子的月消费额一般为600元,最高不超过800元至1000元。一石激起千重浪,吐槽、围观、激辩……对于众多家庭来讲,省吃俭用才能供子女大学所需,贫困家庭更是为学费而苦恼忧愁。
曾有人质疑,到底是“开学经济”,还是“经济开学”?“经济开学”喻意合理消费“才入学”,存在很多知识盲点,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一方面折射出家庭在满足孩子需求上的“溺爱”,另一方面体现出刚上大学孩子“超前消费”的禀赋。如此“透支”,可能会让普通家庭“雪上加霜”,反而,又会让孩子产生“错觉”,形成“错误认识”,误导自己的消费观,乃至影响到今后的人生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