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与展望
自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以来,尤其是成立中国 MAB 以来,人与生物圈计划在我国获得了顺利实施,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中国建设、我国生态学研究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向国际社会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与此同时,该计划在我国的实施还面临一系列内、外部挑战,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和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如何更具建设性地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积极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地球命运共同体建设,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总结过去数十年的经验得失,中国 MAB 将从以下 3 方面继续努力,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在我国更好地发展。
(1)继续加强科学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相关解决方案需要科学的支持。人与生物圈计划作为全球性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以跨领域跨学科为显著特点,因此需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挥中国科学院具备的建制化人才队伍和科技优势,围绕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保护区管理智能化等重点议题整合科技资源,以科技支撑生物圈保护区建设和绿色发展。
(2)继续加强桥梁纽带作用。自成立以来,中国 MAB 较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了人与生物圈计划在国内的顺利实施。当前,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外部条件,同时近年来国际媒体对我国生态文明和自然保护地相关政策的关注度和正面评价度都在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宜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国际的双向交流,即一方面将国际上有关生态治理的先进理念继续向国内传播,另一方面将我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中国智慧”向世界传播。过程中,我们需重视国际传播的力量,通过有说服力的中国案例争取国际话语权。
(3)继续加强科技智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人与生物圈计划在我国实施近50年来,培养造就和汇聚吸引了一大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熟悉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他们的远见卓识在解决制约我国自然保护事业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性问题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后需积极抓住建设美丽中国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契机,进一步发挥专家力量,为解决瓶颈性难题贡献智慧。
(作者:王丁,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宁,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陈向军,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先义杰,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