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沙漠区主要优势植被稳定修复途径与可持续经营技术

发布时间:2020-06-28 16:56:1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曾凡江 等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典型沙漠,沙地,地下水位,优势植被,生物生态学特性,稳定修复,可持续经营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我国典型沙漠区主要优势植被亟待修护

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疏。这里的植物区系组成贫乏——各类草甸、灌丛和荒漠河岸林生长在低洼地和河流两岸。它们是一类典型的荒漠河岸植被,其生存主要依赖于地下水,构成了隐域性植被。这些多年生植被不仅是保护绿洲的生态屏障,而且是当地重要的放牧场所,对当地畜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20 世纪下半叶,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和过度开垦,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多年生植物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继而导致了风沙灾害,使得大面积耕地被流沙吞没,并产生了饲料短缺等严重问题。因此,研究区域优势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揭示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及稳定修复机制 ,对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新疆北疆的准噶尔盆地被公认为是对全球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该地区降雨量和蒸发量反差巨大,年均降水量仅为 60—250 mm,年蒸发量则在 2 000 mm 以上;由于冬季有稳定的积雪覆盖,最大积雪厚度多在 20 cm 以上,早春融雪为荒漠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降水格局的变化会导致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动态变化 ,影响到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进而补充和更新幼苗 。这些变化也必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生态特性,进而有可能影响到旱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属性。因此,水分影响着荒漠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以及荒漠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 A. Mey.)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珍贵植物资源。梭梭集中分布区在准噶尔盆地,约占我国梭梭总面积的 68.2%。梭梭植被是农耕绿洲的天然屏障,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准噶尔盆地天然梭梭林分布面积减小,盖度下降。保护干旱区生态环境,防止沙漠扩展,拯救、保护梭梭已迫在眉睫。

分布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疏林草原植被,不仅是防风固沙、保护沙区生态环境和周边土地资源的一种重要的植被,也是耐旱沙生植物的重要物种基因库和草原野生动物的重要避难所和栖息地。天然疏林草原中榆树(Ulmus pumila L.)具有强抗旱性特征及较大遗传多样性变异潜力。然而,近年来榆树群落正处于严重的退化状态,主要表现为天然更新严重不足。这与过度放牧下牲畜啃食幼苗幼树、人类经济活动的过度干扰等造成榆树种子失去了萌发所需要的位置稳定性有关,当然也与气候变化导致生境恶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我国不同典型区主要优势植被的稳定修复途径

新疆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南缘区域降水极少,荒漠优势植物通过根系直接或间接与地下水相连通或从地下水毛细上升区获得持续稳定的水分来源,基于水势差调节、渗透调节、形态调整等多种调节方式来应对干旱胁迫,从而实现植物的稳定维持和有效修复。因此,维持区域地下水稳定是保障优势植物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前提。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分布有 5 种优势植被类型(图 1):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Shap.)、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头状沙拐枣(Calligonum caput-medusae Schrenk)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这些植物的分布特征和群落构成与地下水埋深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地下潜水埋深 15.7 m 地段,疏叶骆驼刺在群落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且呈均匀分布状态;在地下水埋深 8.8 m 地段,植被由多枝柽柳形成的单一植物群落组成,但多枝柽柳的频度、相对多度和盖度值都非常低,群落中有大片空白地;在地下潜水埋深 6.3 m 地段,同样是以多枝柽柳为主的群落,但群落盖度有较大程度的增加、生物多样性升高。从群落的数量指标分析,多枝柽柳在群落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但分布上并不均匀。在地下水埋深 6.0—4.7 m 地段,是胡杨优势群落。在地下水埋深 4.5 m 地段,群落的盖度和组成成分增加,多枝柽柳的密度甚至超过胡杨,但胡杨仍占绝对优势(图 2)。在地下水埋深 3.3 m 地段,多枝柽柳虽然在群落中占据明显优势,但密度下降,而芦苇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当地下水埋深升高到 2.1 m,芦苇成为群落的主要成份。尽管群落中仍有多枝柽柳和疏叶骆驼刺出现,但重要性明显下降。


 新疆准噶尔盆地

新疆准噶尔盆地优势植物梭梭的维持水源具有多途径特点,地下水、融雪、降雨形成的浅层土壤水是其主要水源。处于不同林龄和不同生长时段的梭梭对不同水源利用形式的转换是维持其正常生存和生长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幼龄梭梭在每年 4 月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利用比例为 62%—95%;幼龄梭梭在每年 5 月主要利用 0—50 cm 土层的土壤水,利用比例达 67.5%;成株梭梭在每年 7 月主要利用 250—400 cm 土层的土壤水,利用比例达 94.2%。在每年 5—9 月梭梭主要利用地下水,利用比例为 68%—100%(图 3)。由冬季融雪和春季降水补给的浅层土壤水和地下水是梭梭种群可利用的 2 类重要水源,而梭梭对不同时期发生的 2 场相似量级的降水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梭梭的水分利用动态反映了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

实行季节性倒场放牧和草原承包制背景下的保护性利用,可有效恢复草地植被,实现草地的可持续经营利用。研究表明,近年来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榆树群落正处于严重的退化状态,主要表现为天然更新严重不足(图 4a)。封育保护对榆树自然落种更新十分有利,其存活曲线趋向于 Deevey I 型(图 4b)。林下草地植被既是疏林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着榆树疏林的自然恢复。 

此外,沙地半灌木蒿类植被是沙地植被中最有代表性的主体组成部分,它与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相适应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半干旱到干旱区依次分布有科尔沁沙地的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et Bess.)、浑善达克沙地的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 H.C.Fu)和毛乌素沙地向西深入到腾格里沙漠西缘的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等植被,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持其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半灌木蒿类植被具有基本相同的生态习性和繁殖特点,种子表面的沙蒿胶,遇到水形成粘液可防止种子发生位移;半灌木蒿类幼苗和成年个体在沙埋和干旱胁迫下形成多种抗旱适应机制;这些植被也都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兼性克隆植物。这些适应性使得蒿类植被具有在干旱、多风沙环境下快速自我修复的能力。只要通过封育为退化半灌木蒿类植被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恢复;适度放牧利用也是保持其群落稳定的关键;而对于退化严重的群落,还可采取平茬方式进行复壮更新 。

1  2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