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范式的演进规律与发展新制造的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1-22 10:53:4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杨青峰 任锦鸾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制造范式,产用融合,价值跃变,逆向淘汰,原始创新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当前,新工业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性共识。在新工业革命所有涉及的领域当中,制造业革命是一个重要话题。制造业革命的核心命题可以进一步归结为新制造范式的求解问题,准确认识新制造范式,科学把握制造范式演进规律,制造业向何处转型的目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过公认的 3 次制造范式转换,先后形成了手工制造、大机器生产、流水线生产、大规模定制 4 种制造范式,现在正在经历第 4 次制造范式转换,新制造范式正在形成当中。历史是未来的借鉴,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对制造范式及其演进规律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将会有助于制订更加科学的新制造发展战略对策,从而更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范式的定义与其关键影响因素

1. 制造范式的定义

1962 年,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理论,此后成为所有范式问题研究的基本依据。托马斯 · 库恩把范式定义为一定时期内科学共同体的思维原则、方法论和价值观,并进一步对范式的内涵进行了解释,提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一致接受的某一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不同学科各有自己的范式,每一学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范式;科学共同体拥有的工具和操作运演方式;范式拥有的范例是典型的具体题解,每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通过范例的学习,才能掌握范式来学会解决同类的问题。

参照托马斯 · 库恩的范式理论,制造范式可以定义为:一定时期内制造业全体关于如何制造的思维原则、方法论和制造价值观;由一定时期内制造范式所形成的范例,具有通用性,制造业主体通过范例的学习能够解决同类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人类的制造活动已形成了 4 种公认的、分别从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制造范式:手工制造、大机器生产、流水线生产、大规模定制,也称为第一到第四制造范式。另外,范式理论也指出:一个新范式代替旧范式,不是真理代替谬误,其本质是价值观的转变,转变后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更加融洽的互动。同样,尽管人们往往认为是技术进步促进了制造范式的转换,但根据范式理论,制造范式演进的本质是制造价值观的转变。

杨青峰在《产用融合——智能技术群驱动的第五制造范式》(以下简称《第五制造范式》)中对第五制造范式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继第四制造范式——大规模定制之后的第五制造范式将是产用融合,即:实现生产者与使用者、生产过程与使用过程、生产场景与使用场景的全方位融合,具有“边生产、边使用;边使用,边生产”——实时永续、按需生产的特点,它的价值核心是满足大众深层次、非物质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制造业正处在从第四制造范式向第五制造范式转换的初始阶段。

2 .制造范式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

人类的每个不同历史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制造范式,它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第五制造范式》一文把制造范式演进的关键影响因素归结为 4 个方面:社会环境、制造价值观、技术和制度。制造范式的 4 个关键影响因素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制造价值观在制造范式形成中起着决定性引领作用,这与范式理论认为范式转换的本质是价值观转换相一致;不同时代的创新技术起着构造制造范式内部结构的支撑性作用;政治、经济、社会等社会环境要素塑造了制造范式的时代性;制度的作用在于强化制造范式的价值。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归纳整理,本文把第一到第五制造范式的关键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总结和比较(表 1)。

尽管关键影响因素决定了不同时代制造范式演进的必然性,但制造范式演进具有时间上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具体的演进过程具有复杂性,还需要进一步把握制造范式演化过程中的具体演进规律,才能为新一轮制造范式转换提出更科学的战略对策建议。

1  2  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