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路径

发布时间:2019-12-24 11:55:1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志刚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 科技强国,创新,战略目标

建设科技强国,要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着力点

国家创新体系是决定国家创新发展水平的基础,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创新体系的比拼。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统筹推进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对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主体、评价等成体系构建和布局,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这是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

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体系。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核,关键是要全面提升各类创新主体的能力。要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布局,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挥好在战略性科技任务中的重要引领带动作用。培育一大批世界级领军企业,鼓励更多企业开展原创性研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有效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

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要素体系。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关键是促进创新要素自由顺畅流动,提升资源统筹配置效率。围绕重大任务,统筹配置高水平科技人才,鼓励人才有序流动。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的比重,鼓励地方和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各类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为纽带,推动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全方位推进科技开放合作,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这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有力保障,其关键是强化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高效执行。完善国家科技宏观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中央与地方的分工,强化上下联动和统筹协调。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发挥好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的作用。健全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按照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种类型,分类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在研发投入、政策制定、项目管理服务等方面实施不同政策。在国家战略领域和重大任务中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关键是要健全有利于创新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要推进科技治理的法治化,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立法进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快捷的新技术、新产品准入机制,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和标准等政策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倡导科研人员爱国奉献、刻苦钻研、淡泊名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发展负责任的科技,科研工作者要守住学术道德的底线,坚决不做违背科研伦理和公众利益的事情,在仰望浩瀚科学星空的同时,坚守人类崇高的道德法则。

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这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面的拓展和延伸,关键是要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创新能级,促进协同发展。要遵循创新区域高度聚集规律,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高地,形成创新增长极、增长点、增长带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布局。推动区域创新从创新链下游向上游攀升,在优化科研投入结构、承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聚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产业对接和资源对接,充分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人才最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我们要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健全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为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总之,推动科技创新的各项措施,既要见物,更要见人,只有见人,才能见物。

<  1  2  3  4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