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9-09-11 09:59:3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孙烈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科技体制,演变,改革,生产力,机制,动力

结语

中国科技体制由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而形成,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科技组织体系与制度设置。70 年来科技体制始终保持两个不变的定位:科技事业服务于国家事业的定位从未改变,科技发展指向国际科技前沿的定位从未改变。科技体制的演变,既服从于国家事业的调整与转变,也符合于科技前沿的演进与变革。回顾数十年中国科技体制的变与不变,若干鲜明的特点值得总结。

中国科技体制前后经历了 4 个时期,顶层设计在演变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以确保演变的关键节点与国家事业的转折点相契合。这一特点源于中国现代科技事业始终是国家事业的一部分。政治与经济的变革是科技体制演变的动力,综合影响着科技体制在指导思想、目标与路径方面的转变。总体上,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减少行政对科研活动的干预,而增强科研与经济的结合。同时,科技体制的演变也能反作用于政治与经济,如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等。

各时期科技体制的转变与当时世界科技的发展状况存在相关性。这源于中国科技事业的目标始终被放置于国际科技实力竞争的坐标系之中去衡量与调整,而且注重寻找差距与不足。追赶或跟踪先进水平的努力,自然地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演变的一种动力。由于存在这种相关性,使得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往往利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不过,若忽视“坐标”中的竞争性因素,有时会因技术的落差转而产生对外依赖,反而不利于提高。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有很多。

中国科研体系庞大、主体多元、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研发经费的投入、资源配置的优化一直是体制演变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科技持续快速发展与科研经费的高强度投入之间,呈现良性的互动。当前,中国年度研发经费近 2 万亿元人民币,投入强度居世界各国前列。相应地,整体科技实力也已稳步提升至世界先进行列,国内外的创新环境与竞争态势也必将随之改变 。相对来说,我国的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存在历史欠账,一定程度上影响原始创新能力的积累。

在科技体制演变过程中,从注重扩大人才规模,向越来越重视人才质量转变;整体科研水平从追赶、跟踪(跑),向谋求“并跑”与“领跑”转变;创新能力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科技体制改革总体上应有利于这 3 种转变。

综上,发展科学技术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越来越倾向于有利于产生创新要素的方向。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体现国家意志,在强国之路上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表明,我国完全有条件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将更加紧密地围绕国家发展的目标与需求,积极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与趋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有力促进中国从科技大国成为科技强国。(作者:孙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