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质学:地质学的“地外”模式

发布时间:2019-07-22 11:41:3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雄耀 林巍 肖智勇 唐红 赵宇鴳 曾小家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行星地质学,行星固体圈科学,行星环境科学,行星资源学,天体生物学

我国行星地质学的发展需要有效摆脱上述困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努力实现以下 3 点。

完善科研平台,促进科学与工程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地质学不同,行星地质学更多地依赖遥感探测和样品返回,海量的数据处理和高精尖的样品分析是其研究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研制数字行星研究平台、配置高精尖分析设备、开发地外样品的特殊分析方法,建立系统高效的科研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行星地质学的研究,获取更多科学新发现,促进我国行星地质学的发展。同时,科学新发现将更好地指引工程探测的发展方向,推动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工程任务实施,为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好更多的探测数据或者实际样品,使科学研究与工程探测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发展局面。

发展前沿方向,抢占学科新领域的发展先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星地质学的目标已经开始从认识行星逐步转向利用行星。最近几年,与开发利用太空资源密切相关的行星环境科学和行星资源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行星地质学的重要前沿方向。此外,海量数据的积累促使行星科学的研究更加强调数据集成和综合利用,研究方法开始进入以大数据驱动创新发现的新模式。改变我国行星地质学长期处于跟跑阶段的现状,需要抓住新兴的学科方向,以行星环境科学和行星资源学作为切入点,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起起跑,并通过加强布局和投入,创新研究方法,实现未来的整个学科方向赶超和引领。

扩大人才队伍,健全行星地质学的培养体系。我国开展行星地质学研究的单位仅限于中国科学院、部分高校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部门更是少之又少。科研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多为“半路出家”,这一现状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时期的状况相似。由于工程任务的需要,吸引了部分从事传统地质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转向从事行星地质学研究,但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行星地质学人才培养体系。这一局面不但导致人才队伍体量较小,也缺乏可持续性。因此,开设行星地质学教育培养课程,健全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是扩大人才队伍、发展行星地质学的关键之一。(作者:李雄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林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肖智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赵宇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曾小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8  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