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质学:地质学的“地外”模式

发布时间:2019-07-22 11:41:3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雄耀 林巍 肖智勇 唐红 赵宇鴳 曾小家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行星地质学,行星固体圈科学,行星环境科学,行星资源学,天体生物学

未来展望

进入 21 世纪,为满足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好奇心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行星探测活动已逐步成了世界各航天大国的“竞技场”。美国、欧空局、日本等航天强国或部门都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太阳系探测规划,引领着行星地质学的发展。当前,欧美行星地质学研究已经进入到定量化和精细化的阶段,对一些特定区域开展了综合性研究。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了“Mars 2020”火星探测器预选着陆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月球南极-艾肯盆地的遥感地质学特征综合研究,以及水星南北极永久阴影区水冰的多探测方式深度研究等。而对一些具体的地质过程研究,如高速撞击、火山活动、冰川活动、沙丘运动等,国际上已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群体,并召开专门的定期/不定期的学术会议。另外,日本在行星地质学的研究方面极具特色,并在多个小行星探测任务的驱动下,在低速撞击领域以及小天体的地质学研究上取得了较为系统的成果。

相比而言,我国在行星地质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较为缓慢。1978 年,欧阳自远利用美国总统卡特赠送的1克月岩样品开展了月球地质的研究,编著了《月质学研究进展》,开创了我国行星地质学研究的先河。但是,受制于我国当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未能开展相应的空间探测任务,研究资料严重匮乏,以致这一学科长期裹足不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和科技实力的增强,尤其是以 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为标志和起点,我国地球科学家可以利用第一手探测数据来进行月球地质研究 。随着“嫦娥工程”与其他深空探测任务的成功实施和推进,我国行星地质学正在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从“嫦娥工程”立项开始仅有不到 15 年的发展历史,行星地质学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整体科研水平还处于跟跑阶段。

我国积极参与深空探测将获得第一手行星地质数据,国际深空探测计划的持续实施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为中国科学家参与行星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为研究和认识地球提供了新的和更全面的视野。有利的研究条件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投身行星地质学的研究,从事天体表面环境过程、月球早期演化、火星地貌等方面的研究,这有望使我国在国际行星地质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行星地质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①就当前而言,科学研究和工程探测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科学研究成果不能有效指导工程任务实施,工程探测成果不能很好支持解决基础科学问题,未能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②科学问题的研究更多地在追随国外同行,缺乏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难以取得引领性突破;③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在深空探测国家科技战略实施过程中,不论是基础科学研究人员还是工程技术研究人员,都普遍实行“5+2”“白+黑”的工作模式,一个人需要完成几个人的工作。

<  1  2  3  4  5  6  7  8  9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