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从发明到模仿,再走向创新

发布时间:2019-01-29 10:14:2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张柏春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中国技术,发明,模仿,创新

现代技术创新的探索者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Schumpeter)在 1912年提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将“创新”定义为:“发明与洞察力的交汇,导致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创造。”在中国,“创新”概念已经被泛化,其含义超出了熊彼特的界定,不限于技术发明转变为生产力并进入市场的过程。

在模仿外来技术的过程中,中国人积极进取,努力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创新成就。

石油开发。石油被视为工业的血液。中国地质条件比较特殊。美国地质学家布莱克韦尔德(E. Blackwelder)在 1922 年断言:“中国绝不会生产大量石油。”但是,中国地质学家却在陕北和甘肃玉门发现了油田。1941 年,青年地质学者潘钟祥认为陆相也可以生油,这一观点后来发展为“陆相生油”理论,突破了找油的理论障碍。1959 年,松辽平原的松基 3 井喷出油流,油田所在地“大同镇”更名为“大庆镇”。1960 年,大庆油田实现石油高产,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满足了当时的国家战略需求。无论从创业还是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大庆油田都无愧于当时工业建设的一面旗帜。

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机器设备,体现着国家的硬实力。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沈鸿率领的团队经过近 4 年的努力,于 1962 年 6 月在上海制造出一台 12 000 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团队在模仿中求创新,将国外经验与自己的创新相结合。例如,用电渣焊以小拼大;用多台移动的小机床加工大件,即“蚂蚁啃骨头”。正是由于另辟蹊径地选择设计和工艺方案,才突破了当时装备落后的制约,加工出大型零部件,成就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焊接结构的万吨级水压机。这台大机器在当时世界同类水压机中算不上领先,但它实现了一项关键技术的从“无”到“有”,解决了当时的一个“卡脖子”问题。

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是一个大问题。1994 年美国学者布朗(L. Brown)发表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水稻专家袁隆平、小麦专家李振声等科学家以科研成就解答了这样的问题。袁隆平在 1966 年提出可以利用杂交稻第一代优势,实现农业大面积、大幅度增产。他率领的团队在 1974 年成功培育出杂交稻种子,使平均亩产量超过 500 公斤。之后,他们继续攻关,多次创造水稻亩产世界纪录。2013 年超级稻亩产量达到 988.1 公斤。2016 年,双季超级稻亩产量增加到 1 537.78 公斤。迄今,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或技术已经输出到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解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