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加强:中国技术走进非洲“绿色长城”

发布时间:2018-12-18 17:07: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岳凌生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非洲,技术,荒漠化,新疆,一带一路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然而,新疆也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近 30 年来,一批扎根新疆的科研工作者,通过刻苦钻研、不懈研究,在防治沙漠化方面取得诸多新成果,为新疆的生态保护(恢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群人中就包括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雷加强。

1982 年,西北大学自然地理专业本科毕业后,21 岁的雷加强出于学以致用、贡献社会的理想,主动报名到新疆工作,此后始终坚持在沙漠科研第一线。为了保护我国在流动沙漠中修筑的第一条等级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雷加强及团队先后在肖塘、塔中油田基地开展防沙绿化先导试验的科技攻关,成功地寻找到利用沙漠中高矿化度地下水进行造林绿化的途径,并筛选出一批适应极端干旱沙漠环境的造林树种;此后经过生物防沙试验工程—防护林生态示范工程—沙漠公路的全线绿化,最终在公路两侧建成 436 公里的生态防护林工程,从而破解了传统的机械沙障防护方式中沙障使用年限短(5—8 年)的难题。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国和非洲大陆许多国家一样,都面临着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并围绕荒漠化防治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关注到“撒哈拉地区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已对非洲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急需国际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的现实情况,雷加强渴望将其提出风沙运动规律的理论基础研究和防沙治沙的工程技术研发带到撒哈拉;使新疆生地所建所 50 多年来积累的植物物种选育、荒漠化治理、荒漠生态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经验、技术在非洲得以实施,得以落地;将经过长期的系统监测、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而形成的荒漠化防治“中国模式”与非洲人民共享。

近 10 多年来,雷加强带队先后 10 余次赴非洲考察与交流,与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以及卢旺达、埃及等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了针对非洲多个典型荒漠化国家的联合考察、技术研发、试验示范与技术培训等工作:2009 年,应利比亚前政府的邀请,设计了迈尔阻戈(Murzuq)沙漠公路典型路段沙害综合防治方案,该方案被利比亚前政府农业部沙漠治理委员采纳,并为中国防沙治沙技术走进非洲提供了先导样板;此后,2011 年始,应毛里塔尼亚环境保护与发展部的邀请,他又带队对毛里塔尼亚荒漠化进行考察和监测,提出了毛里塔尼亚首都圈综合防沙工程优化方案,建立了技术示范区,全面推进了毛里塔尼亚首都圈综合防沙工程建设;近几年,雷加强又带领团队在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低海拔区开展了灌丛化草地修复试验示范研究,建立了退化草地修复示范区和优良饲草品种引种基地……雷加强带去的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适用性强、成本低,得到非洲国家的广泛认可,不仅拓展了荒漠化防治领域,而且扩大了中国科技外交影响力。

1  2  3  4  5  6  7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