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遗传育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9-28 14:10:0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桂建芳 周莉 张晓娟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水产养殖,遗传育种,分子模块,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展望

水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驱动水产养殖模式发生重大变革。新的水产养殖模式关键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向集约化,即设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②向生态化和有机化的方向发展。对现代水产种业而言,培育适合集约化工厂养殖或是适合“稻渔综合种养”等综合生态化养殖的水产养殖动物新品种是未来发展的目标。因此,我国应在以下 3 方面持续支持、重点布局。

水产养殖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解析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重点包括揭示生殖质发生和原始生殖细胞特化与迁移、性别决定和分化、配子发生与成熟的分子机制;阐明性成熟和生长、应激内分泌和生长的相互协调及其调控机理,以及肌肉细胞增殖和蛋白/脂肪平衡的作用机理;揭示先天免疫系统的信号通路、重要病原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揭示耐受低氧或低温的信号通路和表达调控机理,为培育高产、抗病或抗逆水产养殖动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重大育种技术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建立遗传性别鉴定的分子技术和控制鱼类生殖(育性或性别)开关新技术,开展或研发适合水产养殖动物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和基因组编辑育种,并集成和创新选择育种、倍性育种、性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腹怀胎等育种方法,培育适合集约化工厂养殖或适合综合生态化养殖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水产动物新品种,进行种业技术集成和示范。

鱼类及水产遗传育种设施和研究平台创建。集成并创制全天候室内养殖鱼类系统,建立活体核心种质资源库;建立全天候室内孵化培育系统,实现养殖鱼类亲本培育、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精确控制,避免恶劣天气和外敌侵害带来的损失;建立水产动物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平台以及水产生物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建立生态可控、环境友好的养殖鱼类经济性状评估平台,以评价培育的新品种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生长性状、营养需求、抗病或抗逆能力;研发高效环保饲料,建立新品种的精确投喂技术,并集成建立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控技术,保障我国渔业“生态环保、安全高效、优质增收”可持续发展。(作者:桂建芳 周莉  张晓娟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