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土肥高效管理 促进区域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8-09-28 14:14:0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陈欣 张旭东 宇万太等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辽河平原,土壤养分管理,肥力演变与调控,稳定性肥料研发,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

建立了雨养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针对东北平原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问题,以沈阳站的农田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为核心,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 2007 年在梨树县高家村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块玉米秸秆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面积为 15 公顷,在东北地区开展玉米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图 4)。经过 10 年的探索,通过立杆分解、秸秆归行和适时深松等技术模式的完善,建立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免耕秸秆覆盖技术,在东北旱作农区已形成“梨树模式”和免耕机械发展相互促进的现代农业模式。秸秆覆盖免耕技术体系不仅可以遏制土壤退化,同时可以抗旱保墒、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具有显著的综合生态环境效益,也是东北地区现代化和规模化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沈阳站和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等单位和组织密切配合,建立并完善了“五位一体”的研究推广机制,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农机制造企业、农机作业组织(如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队等)五类机构整合,在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机械研发在东北地区的全面发展,为东北地区耕作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 5)。至 2017 年,推广面积已达 150 万亩,每年可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2 亿元。尤其在 2018 年春旱严重的东北地区,和常规坐水播种相比,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成为干旱和风沙地区春播生产的一个突出亮点,成为绿色农业生产方式的排头兵。

沈阳站所开展的示范推广工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于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前夕播出了沈阳站在吉林省梨树县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进行的“机械化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研究成果。该报道认为,该项研究成果为秸秆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不仅解决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问题,同时为我国进行农业清洁生产和雾霾防控提供了思路。2015年12月1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再次报道了沈阳站“机械化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报道认为该研究成果“接地气”,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速了农业发展的进程,应加大研究力度及示范推广面积。2016 年农业部官方网站也撰文指出“梨树率先解决黑土地土壤退化世界性难题”。按照中国科学院对特色研究所的要求,以服务地方为指导思想,沈阳站将继续推进免耕秸秆覆盖技术,为东北地区耕作制度改革及黑土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1  2  3  4  5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