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专题对话:产业升级与投资创新

发布时间:2018-07-05 15:03:31  |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龚文  |  责任编辑:环境
关键词:产业升级,投融资,技术创新,绿色投资,金融服务创新

程会强/主持人:好,刚才几位专家对两位企业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两位企业家听了建议以后,你们觉得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余总您先说说。

余发强:今天上午也听到了关于发债这样的事情,初创企业,大部分企业可能在前期的投入比较大,包括有好的项目,如果跟科技类有关系的,前期的投入把一个厂子做出来,在国内正常来说通过小试中试最后量化生产,这个过程当中,前期所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大,在报表方面肯定没有那么好看。谈到发债这个课题,从初创到真正已经量化生产有一个过程,我想知道关于发债这块,什么时间段是属于成熟的?因为在最前面的,包括国力源在内,今天国力源的技术OK了,没有问题,但是还没有进行销售的时候,包括我跟一些投行谈,他们问,你说国力源利润能够有这么多,能卖到这样的价钱,整个经济效益怎么样?当他没有看到这个之前肯定也不会向你发债,关于这个,我想听一下各位专家的看法。

孙轶颋:上午主题论坛提到了发债,现在有两种,银行和交易所市场的绿色金融债,这个占了80%以上。还有国家发改委的绿色企业债,这个占比不多。现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也在搞应对气候变化的气候债。债券很多,也有很多文件,老实说,债券对从初创到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企业来说,可能不大适用,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债券是银行发行的,跟贷款一样,利率稍微贵一点,但是它的要求是一样的,风险可控,盈利稳定,抵押物是需要的,上规模的,这几样对初创型企业来说都不符合,而且很多高科技企业抵押物不行,只有知识产权和好的技术。所以在美国和欧洲,初创期企业还是以股权为主,特别像VC、PE这些为主,在这个阶段,债券包括银行的借款都不是很好的方式。

程会强/主持人:刘总,您有什么问题向各位专家请教吗?

刘建波:比如我们现在创新完成了,专利技术和研发接入以后,我遇到一个问题,做县级的一千多垃圾处理厂,因为要先拉过来,我这边是设备操作者,无法做这个运营,我就找一家做运营的人,我把基础设施建好了,交给运营商操作,如果一个县这样做可以,但一千多个县这样做,就无法做了。现在就有这样一个矛盾,现在我们跟河南一家公司合作,他们的实力做一两家没有问题,但是做10家20家就不行。

李伟群:这个问题很好。刚才也讲了,对股权投资机构来讲,它是不怕风险的,因为他知道早期项目投资本来就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很多人都知道它的高收益,但是高风险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希望自己侥幸规避这个高风险。其实高风险真的不可怕,因为股权投资通常是对行业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投资的研究,它一定会了解这个行业里的技术、政策和优秀企业经营的成功之道,它特别希望跟创新企业平心静气坐下来合作。比如我们说股权投资机构很挑剔,不好的项目不会投,所谓不好的项目,可能技术先进性不够突出,如果真的有好的技术,我们特别希望和你一起,对一个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我们特别希望利用我们在行业资源和整合并购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被投企业快速拉直和优化产业链。刚才提到了上下游的问题,我们看到很多跨境的并购,有七层的架构,我国国内的产业链也需要,有行业资质的问题,政策支持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很常见。如果你有时间,有耐心,我觉得可以跟股权投资机构多交流,和他们结成好朋友,他们愿意和你讨论这样的问题。未来一定是借助别人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才是共享经济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刚才提到发债的问题,我也同意孙轶颋先生的意见,早期企业发债很难,的确发债主体对自身要求很高,并且要求质押担保很苛刻,对早期项目来说挑战很大,但是创新投资也很难,不见得每个项目都能够投资。我们经常讲,很多创业者说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吃苦耐劳很多年了,为什么没有得到投资?我觉得在双向选择的过程当中,一定是经过多轮次,逐步了解对方,逐步发现问题,如果回避问题,甚至有些人甚至骗投资人,这个肯定是行不通,走不远的。我们真诚希望创新企业对股权投资机构一定要坦诚。我们倡导承诺投资一定按时履约,但创新企业对股权投资机构也要真诚,客观的分析问题。这一点在很多创新企业当中还不够,借此机会做一个呼吁。

程会强/主持人:董总,您有什么看法?

董贵昕:刚才也听了余总和刘总的企业介绍和发展,余总是绿色生产企业,刘总是生产绿色的企业,这还是有区别的。这两家企业代表了绿色行业的两个大分类,一类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制造的过程是环保的、绿色的;另一类是我能够用我的技术,利用我的产品,使地球、使企业、使人们能够获得绿色。这也是我们大力发展的两个方向。我在所在的尚融基金一直是做基金和并购,我们应该更多支持像你们这样的绿色企业,因为你们在前期融资非常难,发债也好,银行贷款也好,没见到足够可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是很难的,但是这时候需要更多的VCPE进来,逐渐规模扩大以后,还可以和我们这些做并购基金的,以及上市公司,大型的企业集团做一些行业的合作,这也是你们能够尽快融资、尽快的发展、做强做大的一种方式。

另外,我们也在做一些绿色金融方面的研究,我们有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正在和北大联合培养博士后。北大何小锋教授也正准备做绿色投资方面的课题,最近他发给我们一本国外的专著《自然资本》,书中提出自然资本的概念,这个很新,除了我们通常说的物质资本包括货币现金以外,怎么样把把大气、水土、环境这些东西作为一个资本要素量化,能够估值,能够销售,能够变成一个资产负债表,这个时候就会影响到国家政策和企业投资,现在很多都是流于务虚的方面倡导、呼吁,但是国家政策缺乏一些量化的东西。像碳排放是可以量化的,类似的工作很多。只有这样,我们企业才能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余总,我给您提一个挑战性的话题,这些年我们持续跟踪山东一家企业,他是循环经济和闭路的零排放的造纸企业,我不知道您的技术和他相比如何,它已经做成很大的规模了,在农业部也成为典型,您的技术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与他相比有什么差异,或者您的优势?

余发强:谢谢,先回答您的问题。这家公司跟我们的理念是一样的,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到不排放污水,现在全球都是有排放的,我们是能够做到不排放污水,进行闭循环系统。我们很快就可以拿到环保局对生产系统的环评验收报告,能够得到国家环保当局的认可。环保局与第三方的环境监理在对工厂进行监督、勘察并做各个环节的水样品检测工作后,确认国力源在工程与生产线的建设上是没有地下排污口的。我们国力源的定位不是为了跟现有的这些大的纸业公司一比高低,我们的定位是想把这个技术介绍出去、分享出去。在过去一年里,我们接触的这些纸业老板不少于10家,他们已经了解到国力源的技术,到目前为止,真正签下的是三家技改合约。另外,在丹东,我们也做了技改项目,现在真的想做的是产业整合基金,有这么多公司认可我们的技术,但许多已经被关闭或停止运营的造纸厂的财务实力可能不强,没有过多的经济实力支付技改服务费,所以我们希望与产业整合基金合作,通过这个渠道让基金参与进入,协助受技改方在资金需求方面的介入,可以获得技改后的经济效益与分成,甚至待公司日后上市时,有退出的机制和考虑。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