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袭艳春:
这个问题看来几位代表都有很多话想讲,脱贫攻坚这项工作也是不断解决问题和挑战的过程。我知道,今天有很多境外的记者,外国记者朋友们、港澳台记者朋友们来到现场,你们有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要提问?
2018-03-15 11:04:57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李君代表,我刚刚看到资料上有写到,你们在全国首创了一个新的模式,请问这个模式的成效怎么样?有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值得其他贫困地区进行借鉴呢?
2018-03-15 12:12:56
李君:
其实我们这个很简单,我们这个叫以购代捐,我们的口号是让捐赠者有回报,让受全者有尊严,所谓的尊严就是一种精神,就是贫困户不等不靠的精神。我觉得这个东西从操作层面上讲,以购代捐是可以复制的,以前在消费的时候,比如说我们买农产品,我们可以买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但是我们是买,是交易,不是去捐助,因为捐助的话是不可持续、不长久的,如果购买的话,通过市场的行为,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另外,这个东西也是通过立场行为体现了老百姓的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市场的着向激励,促进他实现稳定的长效脱贫,而且产品卖的问题,也是产业扶贫当中面临最大的挑战。所以以购代捐是可以复制的。
另外,对精神的肯定,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实际上是可以复制的,而且它没有地域限制,每个地方实际上都可以做,实际上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方式的变化。谢谢。
2018-03-15 12:13:3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刚才李君代表介绍了以购代捐的方式,激发了很多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但是我们注意到,其实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很多群众还是有这种等靠要的思想,请问其他几位代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办法和经验,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来更好地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谢谢。
2018-03-15 12:14:00
向长江:
老百姓中有这样的人,等政策来给钱,要脱贫。但是我做村主任以后,我是这么看的。我们不能等,我们只给村里面老弱病残、年老的同志可以不做,我们来帮扶你。年轻的人要干、要做,我们开大会小会,把基础设施给做好,因为你贫穷有很多因素构成的,大部分是基础设施不好,路不通,里面的东西进不去,外面物流的东西拖不出来,如果扛一个竹子拿到市场上去卖,工钱和卖的钱差不多。如果把交通这块问题解决了,把路修通,你在山里就可以卖,这种劳动的付出,就很高,不是扛一条竹子,你可以扛一千条、五千条,一个汽车就都拉走了,就这么来解决。从思想上解决他,你为什么不能等,你要从内心动力讲,如果我不出城里的话,如果我不是艰苦创业的话,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好。我们在初级阶段发展自己的时候,特别的苦,比现在的贫困户还苦,因为很多是勤劳做出来的,我们不能懒惰,不能等。你有地,有山有土有资源,为什么贫穷?就是没人管,所以我们也感觉,对扶贫这一块,村里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很重要,要把老百姓的智慧、自信、思想从这里挖掘,大会小会去开,我们回去前面三个月没有这种状态,三个月以后每家每户,一个组一个组地开会,听他的意见,再看他的东西,到他房子去看,你现在有什么东西,你的地在哪里,田在哪里,全部是荒的,那个草一米多深,他没有做啊。所以这一块还是要靠激发他的劳动能力,激发他去创业,去干。我们每家每户都要创业,农民也要创业,要不停地去做,把这些道理跟老百姓去谈,你在做的过程当中,碰到什么困难,我帮你解决,没有电我帮你解决,没有水我帮你解决,就是公共部分这一块,作为国家也好、政府也好,村委会也好,要为老百姓把基础设施的问题给解决掉。
2018-03-15 12:15:25
赵会杰:
其实等靠要的思想,我们也不回避,因为确实是发生了,有很多人当时确实有这种想法。我们也意识到,这个局面急需要改变,国家的帮扶是必不可少,但是我们意识到,激发他的内生动力才是最重要,穷人也要有志气。我们反反复复和贫困户、和相对贫困的群众说,穷人也要活的有志气、有尊严,怎么让他有志气、有尊严地生活,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激发他内生动力的一部分。我们也都知道坐吃山空不如自力更生,别人给你输血也能救命,但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作为自己有造血功能,才能起死回生,长命百岁。
说一个故事,虽然是一个个例,也是我们做的一项工作。我们村有这样一个家庭,男主人是脑血栓后遗症,完全没有劳动能力,只是基本的生活能自理。儿子从出生就重度残疾,肢体严重畸形,并且完全没有语言能力,从一出生就没有下过床,到现在已经二十九岁了,还在床上歇斯底里地嚷。女主人是我们全村身体最矮的一个成年人,只有1.35米,这样的家庭,大家可以想象日子多么艰难。我们也为他们做了不少工作,包括申请低保,包括临时救助,包括民政方面的物资救助,但是远远解决不了他们的根本生活需求。就像我说的,这是输血,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怎么办?我们多次去他们家,替他想办法,和他沟通,怎么样破解这个难题,走出这个困境。
他们的女主人老是说,我的家庭这样,我自己的身体又这样,我真的什么都做不来。我说没关系,我们帮你。怎么帮?申请贷款,她自己想养猪,说养猪可以,我们给她确定了一个方向,不是喂饲料的猪,而是农村养的那种土猪。我们帮她申请了贷款,盖起了猪舍,又请了技术人员对她进行技术指导,她自己买了母猪和小猪崽,就搞起来了。说实在的,她是非常纠结,我们很多时候去她家走访的时候帮助她加工饲料。到现在,女主人那种生活的志气被彻底激发出来了,三十公斤的粮食袋子,我们正常人有可能一下子都扛不起来,她现在自己扛起来就走。她自己也说,国家也好、村也好,这么帮我,我没理由不干。她去年搞了一年的特色养殖,我们又帮助她抓了一些鹅,也是用农村的土方法饲养鹅,卖鹅蛋,销售非常好,去年已经脱贫了。看到这个家庭的变化,说实在话,我心里也高兴。在这条路上,经验也好、做法也好,我们做了应该做的。我们想让贫困人口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付出行动。谢谢。
2018-03-15 12:17:31
李君:
我们村也有例子,两口子都是残疾人,女的是肢体残疾,男的是智力残疾。以前老婆365天有300天睡在床上的,按理说他是完全可以享受兜底政策的人。但现在,他早上五点起床,扫地、打猪草,喂鸡喂鸭喂猪,对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所以说没有穷人,只有懒人。而且扶贫不扶懒。我总结,我们村上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让他有荣誉感,我们岫云村在成都开了一个扶贫体验餐厅,全部产品来自村里老百姓一家一户生产的,店里的工人也是村里的,你说他有没有荣誉感?他讲岫云村的话,卖岫云村的产品,讲岫云村的故事就有荣誉感。要让他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让他赚到钱。以前为什么残疾人没有动力?因为他的东西卖不出去,他的东西没有销售渠道,但是现在打通了销售渠道,他就不需要担心这个东西卖给谁和卖多少钱的问题,让他的劳动体现更多的价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一头猪,两百块钱一个小猪崽让他养,但他不一定养,因为他养出来不知道卖多少钱,像今年的价格养出来可能还亏本,还不如不养。所以有时候不是因为他懒,是因为一家一户的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他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所以我们更多的要从产业的通道上,怎么帮他卖出一个好的价格来考虑,让他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同样给两百块钱,第一个方式我们是先给他们两百块钱让他买个小猪崽,另外一个方式是小猪崽我不会先给你钱,你养,养好了,我能让你赚一千块钱,我还奖励你两百块钱。同样是两百块钱,一个先给,一个后给,我们的引导方向确实是两个极端,第一种方式是养懒人,第二种是激励你当一个勤劳的人。我们从基层层面讲,我们村上也开展四个好的评选,第一是道德诚信要好,不管你穷还是不穷,道德层面上要有保障。第二是精神面貌要好,穿衣服要很干净很整洁,要有精气神。第三是清洁卫生要好,清洁卫生再怎么穷房前屋后,被子要洗的干干净净。第四是产业发展好,这四个好,我们每年要抽时间,组织老百姓和代表到每家每户看的。用我们俗话来讲,有的人,特别是老百姓,脸面的思想是比较重,我们就抓住他要脸面的思想,比如他家里的清洁卫生搞得不好,我们就让很多老百姓去家里面去看,一看过后,就觉得以前没有人看就这样,看的人多了,他还是要面子的。所以第一从物质层面,第二从精神层面,双轮驱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发展产业,没有后顾之忧,有积极向上的能力。所以脱贫的事情,特别是在老百姓来讲,一定可以实现长效的、稳定的、有尊严的脱贫。谢谢。
2018-03-15 12: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