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备耕地资源的补充
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主要是对未投入使用的土地进行开发及合理的利用。规划后备耕地资源已成为增加耕地面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现实手段。“十三五”期间,通过土地整理每年新增 23.33 万公顷耕地面积,5 年共新增 116.67 万公顷。这些新增的耕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耕地面积的减少。
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主要涉及开发类耕地和复垦类耕地。开发类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包括荒草地、沼泽地、苇地、滩涂及其他未利用的土地;复垦类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包括工矿废弃地、塌陷地及自然灾害损毁地。开垦前,应首先对土地进行评价,分析土地的适宜性、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后确定是否适合开垦。重点考察评估土地是否具备土地平整、质地良好、养分丰富、灌排条件、土地生产力较高及生态良好等条件,并且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允许损害周围土地环境。对补充耕地要进行更加严格的质量把关,确保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建设。
尽管如此,新开发的耕地与已有的耕地地力等级仍相差 2—3 个等级,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需要通过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恢复耕种并达到较好耕地效益。提高易改良因子条件即可在短时间内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而对难改良因子的土地提高耕作适宜性的难度较大,且投入多、耗时长。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亟须解决的耕地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
建立国家尺度耕地土壤和水资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和预警平台
在重点区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监测基地,全面开展农业主产区耕地水土资源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率联网监测,启动主要农业主产区土壤和作物微生物组联网观测;融合耕地质量监测、土壤污染调查、测土配方施肥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库,基于互联网分布式数据平台和同步数字序列多业务传送平台,构建国家尺度耕地土壤质量和水肥资源利用大数据平台;基于超算平台和云计算技术,分区分类提出耕地水肥资源高效配置利用方案,为政府部门、企业、推广人员和农户提供咨询服务。
建立土壤-水-肥-耕作综合管理研究平台
建立新型高效肥料和新型改良剂研发平台,新型改土设施研发平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政-商-产-学-研协同研发,创新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
培育一批区域级土壤修复创新型科技企业
以土壤修复企业为推手,实施区域耕地资源集约利用规划和节地技术,集成中低产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后备耕地资源土壤快速熟化技术、污染土壤绿色联合修复技术,协同实施高产田土壤保育技术,实现稳定耕地面积和初步提升耕地总体质量的目标。
建立多水源精准管理体系
实现节水保墒覆盖技术、少免耕和农田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突破和集成;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政策和措施,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合理利用。
研发耕地保育和清洁生产的系列作物品种和肥料
选育耐逆(盐碱、干旱、铝毒和重金属污染)植物品种以及高效培肥的绿肥品种;研制复混肥和新型缓(控)释肥料,大力发展生物有机肥和多功能肥料,研发农业耕作施肥和改土治污培肥机械,建立高产高效和环境安全的种植体系,降低水、肥资源投入水平,节本增效。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党中央对确保粮食产能的新思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新途径,充分体现了粮食产量和安全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资源,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耕地地力水平,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提升对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建设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价值意义。
耕地质量的不断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需要不断对中低产田改造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深入系统地研究认识土壤障碍形成过程及消减原理,深化土壤地力定向培育理论,构建土壤障碍消减和地力提升的核心技术体系。从而优化布局,打造基础设施完备、生产能力稳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使“藏粮于地”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作者:沈仁芳 王超 孙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