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让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发布时间: 2017-08-10 14:23:02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周宏春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

周宏春 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地变绿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这是不少人的感受,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我国将在此起点迈上生态文明建设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模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的系统变革;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国人的梦想和期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论述。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全面深刻阐述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时,在山水林田湖后增加了“草”字,把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纳入生命共同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站在历史和文明高度,对生态与文明的关系进行深入阐释,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文明、自然规律、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确立了生态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是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

绿色成为发展的基色调。从理念升华到制度建设、再到实践检验,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一条有别于西方工业文明、超越中国传统增长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并汇聚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重污染、高消耗项目被坚决拒之门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分享经济、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疾。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正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布局逐步形成。

效率成为准入“门槛”。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效仿食物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城市矿产、再制造、园区循环化改造取得预期效果。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将实施十大重大专项行动,包括园区循环化改造、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互联网+”资源循环、京津冀区域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再生产品再制造产品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典型经验模式推广、循环经济创新试验区建设等;力争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54.6%左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75%的国家级、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雏形显现。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领域的重点工程频频展开。“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陆续出台,空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压减燃煤、淘汰黄标车、整治排放不达标企业;抑尘、治源、禁燃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中央环保监督力度加大,初见成效。与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2015年实施,“黑臭水体”和水源保护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河长制”成为水环境保护的实践探索,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居民也从国家行动中收获了更多的宜居环境。

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增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是一种稀缺资源;良好的植被、优美的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居民群众的新诉求、新期待。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既能筑牢民生之基,生产必不可少的生态产品,又能满足民生之需,扩大就业、夯实民生之本。国家林业局将组织实施十大生态修复工程,构筑十大生态安全屏障,发展十大绿色富民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国家“十二五”实施了两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十三五”选择生态基础较好的福建、贵州、江西三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力求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使绿色富民惠民。

绿色消费成为居民优先选择。随着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和自觉行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开展光盘行动、推广节能家电、资源回收、减少一次性餐具等,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形成。摒弃过度消费和用后即扔的不良习惯,捡垃圾的普通志愿者越来越多;分享经济、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不少居民的自觉选择。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全球占比均超过50%;新能源汽车“超静音、超平稳、超省钱、不限号、不限行”的自身优势,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新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风气和社会氛围初步出现。

完善最严格的制度。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逐渐完善;没有制度,生态文明建设难以保障。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同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继18亿亩耕地红线之后,水、环境、生态等的基线、上限、红线陆续划出,以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大惩罚力度。转变长期以来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十分重要。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确定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制度,并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依据,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梁八柱”中的一根“大梁”。加大处罚力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追究其责任,而且终身追究。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指出“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没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监管层层失守”,“弄虚作假、包庇纵容”等生态破坏的根源,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被问责,彰显了党中央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意志。以儆效尤,可以使地方领导干部真正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分量,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并成为发展观、政绩观和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走向世界。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从生态文明不被外国人理解、国外文献主要是中国作者发表、到被国际社会采纳,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通过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3年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标志着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坚定行动,参与一系列国际环境治理行动。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通过《巴黎协定》。中国向国际社会宣布,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中国不仅是达成《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坚定的履约国,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让大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不仅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也一定能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