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变绿生态富民

发布时间: 2017-08-09 09:27:07  |  来源: 文汇报  |  作者: 王星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库布其,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漠,治沙改土
库布其沙漠中“异想天开”的穿沙公路。(除署名外,均本报记者王星摄)
当地牧民参与沙漠治理。(资料照片)


陈宁布在检查绿化带中的喷淋设施。


生态循环产业园内,当地农民正在光伏电板下劳作。(资料照片)




 

库布其,我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黄河“几”字形弯道南缘,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在蒙语中,库布其的意思是“胜利在握的弓弦”,可从前只要提到库布其,很多人却会立刻将它和“死亡之海”联系起来。因为过去的库布其沙漠风沙肆虐,既无路,也缺植被,生活在那里的老百姓终日与沙为伴,过着“与世隔绝”的贫困生活。

最近这些年,库布其的名字渐渐响亮了起来。原来,那里的路修通了,树种活了,沙丘披上了绿衣,沙漠变成了良田,就连广袤的沙漠腹地也成了太阳能农场……随之而来的,是当地百姓生活越变越好。曾经荒无人烟的“死亡之海”,如今成了京津冀地区风沙防护的“绿色之弦”。

2014年,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生态经济示范区”。201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向世界发布了 《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报告》 分析认定,“库布其沙漠生态财富创造模式”,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道路。今年6月,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库布其表示,库布其沙漠经济模式为世界生态脆弱地区提供了实践经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甚至全世界的生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借鉴意义。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前夕,记者特意前往库布其,切身感受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惊人蜕变。

“剖开”沙漠,修出生命线

从巴彦淖尔天吉泰机场出发,沿110国道行驶十多公里,便是临河黄河大桥。由北向南跨越黄河转入兴巴高速后,车窗两侧很快便出现了一个个不算大的沙丘。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这便是库布其沙漠了。和以往所见那些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不同,经满目绿树点缀的库布其沙漠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竟是如此“秀美”。随后绵延近百公里前往独贵塔拉镇的高速路,那一抹抹绿,贯穿始终。

听闻记者来探访库布其的变化,张师傅随即介绍起了情况:“看到沙漠里的这些树吧,你猜当地参与种树的百姓,种得最多的人,一天能拿多少工资?”

“100?200?300?”

“我见过一些种树种得好的,一天就能赚五六百。”张师傅不紧不慢地给出答案。尽管听上去有些夸张,但在随后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此言并非夸大其词。近三十年库布其沙漠治理带给当地老百姓的实惠,已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而主导这一巨大工程的,正是一个叫王文彪的当地人。

今年58岁的王文彪,出生在内蒙古杭锦旗杭锦淖尔村。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漫天沙尘始终是生活里的一部分。吃饭时,饭里拌着沙;睡觉时,床上铺着沙;张嘴呼吸时,舌头黏着沙。在彼时的王文彪看来,沙土味就是当时家乡的味道。王文彪说,那会儿他的梦想,一是能走出沙漠,二是能过上顿顿吃饱、饭里没有沙土的日子。

1988年,原本已“走出沙漠”、在杭锦旗政府工作多年的王文彪,做了一个让乡亲们看不懂的决定。当时,杭锦旗盐厂濒临倒闭,当地政府决定对外承包,寻找能人逆转颓势。29岁的王文彪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递交了承包经营方案,并由此当上了杭锦旗盐厂的厂长。

5月8日上任第一天,沙子便给了王文彪一个下马威。给他送行的北京牌212吉普车在距盐厂不到100米的地方陷进沙堆抛锚了,欢迎的人瞬间都成了推车人。更让王文彪心急如焚的,是盐厂里堆积如山的化工资源以及那些被沙丘埋得只剩半截的生产设备。他明白,如果再不想办法改变,家乡父老赖以生存的盐厂眼看就要被黄沙吞噬了。

要发展,必须先治沙。王文彪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从每吨盐的销售收入中提出5元钱用于治理沙漠,并组建了一支27人的林工队,开始在盐厂周边植树固沙。

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盐厂逐步扭亏为盈,并兼并了周边数家化工厂成立了亿利集团。那时,公司的年产量已达50万吨,可新问题又来了:公司被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包裹,多数产品却要通过天津港销往海外,原本60多公里的直线运输距离,硬生生要绕行330多公里才能到达火车站。每年为此多耗费的运输成本在1500万到2000万元之间。眼看利润全部耗在了路上,王文彪很不甘心。他决心,“剖开”库布其沙漠,修建一条让企业得以谋生的沙漠公路。

这一冒险的想法,一提出便遭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反对。现任亿利集团库布其生态事业部首席科学家的韩美飞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王文彪的高中同学,韩美飞自1995年起跟随王文彪一同打拼至今。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当初王文彪执意坚持那近乎“异想天开”的想法,恐怕就不会有今日库布其大地上的翻天覆地。“当时我们都认为,这条路修不成,因为库布其的流动沙丘占整个沙漠的总面积一半以上,当时每年都要刮几十次的沙尘暴。即便把路修通了肯定也被沙给埋了。而且要在沙漠里修路,路两边肯定还得种树做绿化,光凭当时那种技术和条件,在沙漠里种树的存活率相当低。”韩美飞对记者回忆道。

尽管如此,在1997年的夏天,在杭锦旗政府和亿利集团多方筹措下,库布其穿沙公路还是动工了。1000多人的筑路大军,在13万杭锦旗父老乡亲“小米加步枪”式的支援下,昂首挺进沙漠。两年半后,这段历经艰辛所修筑的65公里穿沙公路建成通车,“死亡之海”被执着的王文彪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时至今日,5条全长343公里的穿沙公路已将库布其沙漠与外界彻底连通。韩美飞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南围、北堵、中切”的立体治沙网络,整个库布其沙漠的绿装也就此铺开。所谓南围,是将库布其沙漠的南缘围封起来,使植被恢复生长,提高植被覆盖率,阻挡沙丘蔓延。北堵,是在沙漠边缘,黄河两岸建立起240多公里的防沙锁边林带,降低风速、减少沙尘,防风固沙,阻碍流沙进入黄河之中。而中切是指在库布其沙漠中修建穿沙公路,路修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从而实现以路划区,分而治之。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