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破茧成蝶——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历史性变革

发布时间: 2017-07-29 15:23:2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李云龙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十八大,改革,习近平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指出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奋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是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五年的奋斗大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一个崭新的中国正在破茧而出,飞向充满无限想象的未来。

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党的思想建设全面加强,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实现常态化。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马上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然后又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今年3月,中央发出通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党的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制定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50多部党内法规,将党员政治生活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预防和惩治腐败成效显著。十八大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就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全党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中央把惩治腐败放在突出位置,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5年来,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处分223人,移送司法机关105人;全国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农村党员、干部达55.4万人。5年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党的建设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全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积极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高速经济增长。2013年至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5%;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35%提高到41.2%,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提高到23821元,年均实际增长7.4%;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4335万人,平均每年减贫近1400万人。

改革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改革全面深化,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大刀阔斧地提出了6大方面、15个领域、330多项改革举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已召开37次会议,审议通过100多项改革方案和改革意见。国务院先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31个省级政府公布了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经过5年的改革,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外开放的幅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管制范围缩小,审批程序简化,服务功能增强。改革成效充分表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

依法治国全面实施

依法治国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步伐加快。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并把司法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年来,共制定或修改法律48部、行政法规42部、地方性法规2926部、规章3162部,同时通过“一揽子”方式先后修订法律57部、行政法规130部,制定修订近80部中央党内法规。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逐步推行,干预司法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设立,实行了立案登记制,废止了劳教制度,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34起。司法公开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开裁判文书超过3000万份。 检察机关全面应用案件信息公开网,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549万余条、法律文书201万余份、重要案件信息25万余条、法律文书201万余份。公安部门在25个省区市建立运行统一的执法公开平台,15个省区市实现了行政处罚决定文书网上公开,13个省区市实现了行政复议决定文书网上公开。从2016年7月1日起,最高法院所有公开开庭的案件都上网直播,各级法院直播庭审超过60万次,观看量超过20亿人次。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走上了标本兼治的快速路。中国政府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等环境保护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环境保护法》,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税法》。严格生态环保执法督察。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降低环境入罪门槛,最高人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启动中央环保督察,开始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建成由352个监控中心、10257个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组成的污染源监控体系。2016年,全国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2.4万余份,罚款66.3亿元。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22730件。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全年共进驻16个省份,分别展开为期约一个月的督察工作,受理群众举报3.3万件,约谈6307人,问责6454人。

中国积极推动并促成《巴黎协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签署并批准了诸多重要国际环境协定,如旨在预防有害工业汞污染物引起的新生儿生理缺陷与疾病的《水俣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名古屋议定书》等。中国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上发挥了建设性引领作用,推动全球通过《基加利修正案》,就遏制空调与冰箱中的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达成一致。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快速前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十八大以后,中央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国防和军队改革顶层设计。2016年1月1日,中央军委于印发《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正式启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实施以来,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中央军委机关由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突出隶属中央军委。原来权力高度集中的“总部领导机关”,变成权力互相有所制约的“军委办事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正式成立,取代此前的七大军区。战区负责作战,军种负责建设训练,作战指挥职能和建设管理职能相对分离。经过调整改编,我国军队员额裁减30万人,军队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2016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扩大引入社会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低空空域改革等八大举措,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地。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稳步开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稳步开展,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进一步巩固。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通过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活动,提出倡议、贡献智慧,承担义务、履行职责,发挥大国作用。中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通过参加金砖国家(BRICS)、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SCO)、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与东盟地区领导人峰会以及东亚峰会等一系列国际机制,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主办了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22次非正式会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参与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大大深化了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受到普遍欢迎,已有77个国家加入。

(作者:李云龙,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