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 助推精准施策和精准评估

发布时间: 2017-07-27 11:56:4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向春玲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向春玲,精准扶贫,建档立卡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精准扶贫档案是指各级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村(社区)以及其他社会主体在组织参与实施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音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的档案资料,它们记录和反映了本地精准扶贫战略部署以及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贫困退出的历史过程,起到存凭留证、资政惠民的作用。在当下,这些档案资料服务于领导精准扶贫的决策,服务于精准扶贫项目和工程建设,服务于贫困群众的需求;同时,也是地方精准脱贫成效验收的重要佐证。精准扶贫档案是否建档规范,档案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真实,关系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识别是否精准,关系到帮扶贫困户的措施是否精准,关系到贫困户退出是否精准,关系到整个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果能否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我国开展国家层面的扶贫工作已经有30余年,而国家这次的精准扶贫首次启动第三方评估,创新扶贫考评体系,改变过去政府工作考核的自评方式,克服政府自评“自拉自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王婆卖瓜自买自夸”的弊端,目的是要保持评估的独立、客观、公正、科学,激发精准扶贫活力。第三方评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在西方社会兴起,目前已经是一种国际趋势,现在成为我国政府深化改革的必要手段,也是我国贫困治理的一大创新。

目前开展的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是针对精准扶贫“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和“帮扶满意度”来进行的,简称“两率一度”。对于这次第三方评估,基层政府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的实施主体,也是首次接受第三方对自己工作的评估。国家要求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严格执行基层干部回避制度,例如入户调查中不允许其他无关人员在场干扰农户作答,防止信息失真。当前,基层干部们有三个担忧:第一,贫困户对他们的工作是否都能做到客观的打分?有的会不会因为某些要求没有达到而在此时满意度测评不客观?第二,有些贫困户不一定完全知道政府为他们做了多少脱贫工作,在一些评估问题表述上不明白而否认做了这些工作?第三,评估方大多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带着年轻的工作人员或者学生按问卷和某些标准来评估,他们是否完全了解贫困户复杂的实际情况?

对于第三方评估,首先,地方政府应尽快适应和积极配合,相信贫困户公正的评价和第三方客观的评估。其次,尽职尽力按照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做好扶贫工作,以实际行动获得贫困户的认可和满意。第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有些地方精准扶贫工作做了,综合汇报材料洋洋洒洒,成就显著,但没有留下具体的痕迹档案,例如地方党委政府是如何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部署的?贫困村贫困户是如何识别的?帮扶工作队和工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的?精准扶贫项目是如何安排的?对精准扶贫监督检查和相应考核机制、组织保障如何开展的等等,如果各项工作成果没有依据性材料支撑,没有痕迹记录,第三方评估成绩一定会受到影响。但是,在做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中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决不允许扶贫工作数据造假、档案造假。

2016年9月30日,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确保精准扶贫档案的真实、完整、系统和安全,并对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实施主体、分类、范围、保存时间等都做了具体的要求,指导全国各地的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由于建市晚、基础薄、林业转型艰难,2011年10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市(县级市)。全市人口6.8万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8户,1239人。虽然与全国其他县(市)相比不算很多,但是,他们作为原来国家林业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极有特色,追求扶贫的质量,更高程度地改善民生。他们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通过建房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医疗扶贫、政策兜底等多种方式,并认真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的“三到村三到户”(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工程,按计划2017年底实现“人脱贫、市摘帽”的目标任务。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以来,为了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他们十分重视精准扶贫的档案管理工作。首先,他们在完善纸质版贫困户档案的基础上,率先创新了将贫困户档案制成电子二维码档案,张贴在贫困户家中,只是需要一部智能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贫困户家中的收入、住房、致贫原因、产业发展、帮扶人员、帮扶措施、帮扶进度等均显示在手机上,也叫“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做到“阳光扶贫”。确保贫困户一户一档、户户有档,并进行动态的更新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方便有关部门和机构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及精准扶贫的帮扶情况;另一方面也方便贫困户及时了解政府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增加精准扶贫工作的透明度,维护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次,他们还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档案管理联动机制。市扶贫办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将扶贫工作分为易地搬迁需求类扶贫、产业脱贫需求类扶贫、政策兜底类扶贫、教育需求类扶贫和金融贷款需求类扶贫5类,针对不同类别,量体裁衣制定扶贫措施。第三,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分别建设了综合档案、宣传档案、产业档案、社会保障档案。通过及时整理,认真归档,将精准扶贫的全过程通过档案的科学管理显现出来,为更加精准地制定脱贫措施和年底第三方评估主体搜集评估信息提供便利。(向春玲 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发展理论教研室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