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军:浪漫崀山邂逅精准扶贫,探索旅游扶贫“崀山模式”

发布时间: 2017-07-26 11:46:13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向婷  |  责任编辑: 向婷
关键词: 崀山模式,全国网媒湖南行,新宁,旅游扶贫,秦立军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宁县委书记秦立军向记者介绍旅游扶贫“崀山模式”。 图 唐俊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向婷)7月25日,由湖南省旅发委、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扶贫办、湖南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旅游扶贫 文旅兴县”全国网媒湖南行活动走进邵阳新宁,深入崀山的山林溪谷、村落民舍,体验独特的山水风貌和民俗风情。其间,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宁县委书记秦立军接受记者专访,全面深入地解读了旅游扶贫“崀山模式”的来龙去脉和实施成果,“崀山模式”推而广之,对新宁全县的旅游扶贫、文旅兴县以及湖南省的脱贫攻坚,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启示意义。

记者:新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新宁旅游扶贫探索了“崀山模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立军:近年来,新宁县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创建发展路径,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精准之路。旅游扶贫“崀山模式”,就是浪漫崀山与精准扶贫的美丽邂逅,是旅游扶贫、文旅联姻的新亮点。

具体来说,“崀山模式”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土地流转助推脱贫。通过建设旅游休闲基地,带动景区村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既丰富了旅游产品,又让群众获得了土地收益和劳务收入。比如崀山镇,近两年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集中发展农业观光游、生态体验游等旅游新业态,4000多名群众因此收益。

二是产业发展助推脱贫。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带动扶贫,以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搭建了脐橙、茶叶、药材等13个产业平台,逐步实现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比如,崀山野生铁皮石斛药用价值高,有着很好的市场行情,但因生长在悬崖峭壁,一直没有给群众带来更大的收益。实施产业扶贫以来,我们模拟崀山的独特气质和地质条件,引导群众大棚种植铁皮石斛,实现了铁皮石斛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旅游就业助推脱贫。依托景区扩大就业门路,公司搭台就业岗位,让当地村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解决就业问题。近两年,通过旅游带动就业,全县有4万多人实现脱贫。

四是危房改建和风貌改造助推脱贫。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积极实施危房改建和风貌改造工程。

五是生态保护助推脱贫,让当地居民可持续享受“生态红利”。

六是爱心助学助推脱贫。在政府助学的基础上,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助学,让智力服务景区,树立扶贫扶智精神的导向。

记者:崀山被评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单位,“景区带村”有哪些代表性的贫困村脱贫?

秦立军:通过建设景区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村脱贫。目前,崀山镇石田村、清江桥乡湘塘村等8个村列入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村;回龙寺镇双狮村等22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崀山镇的茶亭、水溪、黄背等13个村纳入我县重点“景区带村”村庄。这些村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托村内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当地群众通过景区带动,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景区带村”重要的一点是发挥原住民的脱贫积极性,崀山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秦立军:原住民是旅游景区的“第一主人”,我们坚持民生为本,把景区原住民的脱贫致富摆在重中之重,重点在五个方面给予补偿。

一是在就业方面给予补偿。二是在生态公益林方面给予补偿。三是在燃料改革方面给予补偿。四是在民居新改建新方面给予补偿。五是在扶贫建房方面给予补偿。

特别是在就业补偿方面,我县规定景区管理岗位原住民比例在50%以上,景区保洁、保安、护林防火等公益岗位必须安排原住居民。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