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7月4日至6日,在G20领导人峰会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德作为2016年G20杭州峰会与2017年G20汉堡峰会的主办国,将在本次峰会上共同努力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正值中德建交45周年之际,此访是继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将中德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后,进一步推升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全面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G20主题与“一带一路”目标殊途同归
G20与“一带一路”在理念上是相通的。在当下建设联动联通的世界至关重要,今年G20 峰会主题是“塑造联动世界”,继承了2016年G20杭州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并与“一带一路”所要实现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在本质上相通。习主席此访提出了“一带一路”以共赢为目标,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由中国提出,但是汇集和属于世界,欢迎德国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此访有助于为欧洲带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精准理解,习主席此访有利于化解欧洲部分人士对“一带一路”的误解,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的务实合作,包括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推进G20峰会取得务实成果,也将有助于推进中德、中欧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德国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
加强包括中德在内的务实合作有助于解决全球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十字路口与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转折点,英国退欧、美国特朗普新政、欧洲大选,加上中东纷乱、朝核问题及难民问题,使得全球处于大格局大调整当中,中德两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发动机和加速器,在孤立主义、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尤其需要加强务实合作,这对于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构建开放性世界经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通过创新来驱动全球经济增长都举足轻重。中德在G20与“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对于解决当前的世界问题,中欧加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关系,塑造联动世界,共同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构建开放性社会,通过创新驱动世界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G20合作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
今年G20汉堡峰会的主题是“塑造联动世界”,加强二十国集团的政策协调是应有之义,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增长,这与“一带一路”加强政策沟通,促进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合作,实现互联互通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是一脉相承的。
2014年中德两国发布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作为中德两国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增进了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明确提出了中德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习主席此访有助于加强中德两国有关“一带一路”的政策对接,进而推动中德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进一步合作。中德两国高层互访频密,已建立起包括政府磋商在内的70多个不同层级的对话合作机制,不断充实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深化两国在科技、外空、海洋、极地、网络、航空航天、金融等领域合作。
作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德国经济互补性强,德国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双方的合作前景广阔。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两国间的政策对接与务实合作,包括加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与合作,共同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将有助于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同时德国作为欧元区的核心国家,肩负带领欧洲走出欧债危机和难民问题的重任。因此加强中德之间的合作,这个过程其实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探寻思路和寻找答案,为G20加强全球合作提供解决方案和推进全球化的典范。
“一带一路”加强中德中欧互联互通
中德两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正在实施陆、海、空、网的互联互通,包括“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建设。目前从中国开往欧洲29个城市的中欧班列已经运行4000多个班列,有不少中欧班列抵达杜伊斯堡及汉堡等德国城市。作为中欧铁路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每周有20多个班列停靠杜伊斯堡港,中欧班列已占到杜伊斯堡港多式联运码头总业务量的20%。中欧班列不仅联通了中欧,更为杜伊斯堡等城市带来了商机,焕发了活力。
不仅如此,在航空、机场建设及网络的互联互通方面,中德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中国航空公司因为客流充足在全球航空公司的排名不断攀升,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需求,欧洲各航空公司也在不断开通更多的中欧航线,国外航空公司去年在中国新开通的35个航线中就有34条位于“一带一路”沿线。
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
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合作将加强中德制造业的优势互补与务实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出访德国时所指出的,“走创新合作之路,可以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
在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时代,中德两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四大经济体,同时也同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双方的联手合作效果将非比寻常。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德国则是汽车制造大国,加强中德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务实合作,将实现优势互补,大大释放两国制造业优势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巨大创新潜力。
“中国需要‘德国质量’,德国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速度’。”中德加强制造业的合作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以及两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将有利于抬升两国在世界经济当中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有利于德国继续提升制造业水平,推动由众多中小企业参与的德国制造业迈出欧洲市场,跟随中国制造一起通过“一带一路”走向更大的市场,这对于彻底走出欧债危机颓势,提升德国及欧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德国鲁尔等产煤区等老工业基地在转型改造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帮助中国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及绿色发展。
加强金融合作增强全球金融的稳定性
本次G20峰会要继续加强各国宏观政策协调,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加强国际金融治理。加强中德之间在财政金融领域的务实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系,对于中德、中欧及全球金融稳定至关重要。中德两国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员国,加强金融合作,还有助于推进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与亚投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间的对接合作,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德国是全能银行体制,中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也是严控风险,两国的金融体系接近,在加强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金融监管方面成效显著。加强中德两国的金融合作,推进扩大人民币和欧元的使用范围以应对美元荒等问题,有助于增强两国作为全球经济压舱石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并大幅缩表的情况下,将有助于防范危机的发生,增强全球金融的稳定性。
欧债危机导致欧洲多国目前的债务率和赤字率仍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这影响了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进度,加强中德、中欧金融合作,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对于提高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加快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也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带一路”完善全球治理为全球化注入活力
中德两国在2014年共塑创新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拓展中欧之间陆路贸易通道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德两国视对方为战略伙伴,对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共同承担重要责任”,作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发动机和加速器,中德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创新发展,引领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巩固提升中德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当中的核心地位,将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中德两国人民都是富有创新精神、勤劳务实和严谨的民族。推动中德两国在社会、生态、经济等问题上的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德两国“公共政策对话基金”的合作潜力,加强两国人文领域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同样至关重要。通过深化中德两国在科技、教育、智库、文化、体育、媒体、旅游、医疗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为中德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奠定社会基础。尤其是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德、中欧应通过加强合作,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绿色发展及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 (作者:刘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