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规模户均多少亩合适?黄季焜给答案

发布时间: 2017-07-01 09:21:3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振红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农业经营规模,经营规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6月25-26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筹)教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要关注农业的优势行业,高价值、绿色、特色、多功能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筹)教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在6月25日举行的“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主要职能是完善市场机制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和市场相辅相成才能使农业得到更健康发展。”

研究表明,未来食物需求增长最快的是养殖业,蔬菜、水果以及高价值的产品。黄季焜预测,“从国内需求来看,今后20年食物增长的90%以上都来自高价值、安全与绿色的产品。我们必须要尽快发展优势行业。”

黄季焜曾经就经营规模问题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做过调查。他认为,在规模化经营上,如何把握好“度”是关键。在目前情况下,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到农民户均100亩比较合适,“100亩管得过来,200亩管不过来;超过150亩左右生产力就会下降,影响产量和收益。”而且如果户均100亩,18亿亩耕地只需要1800万农户,还有1亿多农户的许多农民需要转移,城镇化进程有个过程。所以,在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转变方面,政府应慎重考虑。

黄季焜指出,“推进发展要渐进式的,不要拔苗助长,要从长远来打算。古今中外,家庭农场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美国95%以上是家庭农场,欧洲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家庭农场是农作物生产最有经济效益的生产者。中国以家庭农场来发展,它是现在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也是未来的经营主体,应该考虑如何稳妥推进农户适度规模化的发展问题。”

据悉,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于2017年6月25至26日在北京举行。旨在通过高层次的研讨交流,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支撑和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