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遥感界首试以“绿皮书”形式出版监测成果

发布时间: 2017-06-12 14:45:00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虔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遥感,绿皮书,监测成果,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虔)6月12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此部报告是遥感监测绿皮书系列丛书的第一本;以绿皮书的形式将遥感监测成果进行出版,也是中国遥感界的第一次尝试。

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联合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等单位策划出版。该报告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经济社会发展25项指标中的7项建立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的评价指标,充分利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资源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环境减灾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北京一号小卫星等遥感数据以及国际上多种卫星遥感数据资源,紧紧围绕中国的土地利用、植被状况、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粮食生产形势、水资源与水环境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胡焕庸线等专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陆地及其近海岛屿的土地利用状况和过去近 30 年的变化,并分析呈现了不同时间尺度以来中国植被状况、大气污染状况、湿地分布、水资源与水质状况、粮食生产形势的时空变化特征。第二部分是分报告,对中国土地利用与植被分布的分省特征、中国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形势、中国典型流域水分盈亏状况与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第三部分专题报告,对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协同发展总体格局、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了监测和分析;从中国历史发展模式与人口分布格局、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胡焕庸线在中国过去发展格局界定与未来态势中的作用和地位。

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作序,徐冠华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相里斌、李朋德、汪克强、潘教峰担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行发、李闽榕、徐东华担任主编。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遥感监测绿皮书”将每年更新一本

2015年底,在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下,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与多家单位开展了多轮交流和研讨,联合申请出版“遥感监测绿皮书”系列丛书。遥感监测绿皮书系列丛书及“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是基于我国遥感界几十年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结晶,是科研部门作为第三方独立客观完成的“科学数据”,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一套客观、科学的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和分析结果,支持发展规划的制定、决策部署的监控、实施效果的监测。

未来,遥感监测绿皮书将以每年一本的频次更新。在选题和撰写的过程中,将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合作的紧迫需要,不断凝练新的主题和专题,创新发展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加强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保证监测数据和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并充分利用大数据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强综合分析和预测模拟工作,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遥感监测绿皮书将继续发布对我国土地利用、植被状况、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水环境状况等“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雄安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成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