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李克强指出,要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强化应急措施。
中国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持续研究灰霾天气的预报预警和治理,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自2012年就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专项研究。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和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贺泓向记者介绍说,2013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逐步降低,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上升。2013-2016年,全国平均改善幅度在30%左右,污染更重的京津冀地区改善幅度更大。“但公众并没有明显感受到大气质量改善,这是因为污染物颗粒浓度还没有达到环境显著改善的拐点。同时,从季节上看,我国中东部的部分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观测结果显示2016年北京冬季PM2.5浓度与前三年相比没有显著降低。”
贺泓解释说,灰霾的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就是污染的排放,包括一次源和二次源,就是直接排放和二次生成。一些污染源比如汽油车,虽然其尾气中一次颗粒物浓度不高,但在大气中反应后产生大量二次颗粒物,二次源是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表明,我国中东部地区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常常高达60%,在成霾时二次颗粒物所占比例往往更高。”
不利气象条件是灰霾形成的外因。这不仅仅是“风变小”的结果,污染物的排放会让气象条件变得更差——排放到大气中的PM2.5会加剧下冷上热的稳定大气结构,进一步加剧污染。贺泓说:“灰霾污染一旦形成,会导致逆温现象进一步压低边界层,污染物被‘闷’在很小的空间里,更加无法扩散。”
但贺泓认为,目前科学家对灰霾形成的机制并不完全明了,“特别是二次颗粒物爆发增长致霾的机制还有很多认识不清楚的地方,大大增加了灰霾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理的艰巨性。” 他指出,“我们国家面临的灰霾问题更加复杂,能源禀赋、地区差异等更加不利,空气质量的改善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
贺泓解释说,我国现阶段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数大,现有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约66%。近年来,机动车、工业、农业以及生活排放强度显著增加,导致各种复合污染加剧。我国产业布局相对集中,使得华北、东北、成渝、关中、珠三角、长三角的区域特征明显,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单位面积的能耗和排放量都是全球最高的区域,形成了目前燃煤—工业排放—机动车—农业排放多类型污染、高负荷共存的重度复合大气污染类型,复合污染导致的环境容量下降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们大气污染控制的成效。
“从趋势上来讲,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在向好发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灰霾污染,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和普及控制技术与社会经济成本等诸多问题,势必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不断优化调整的阶段。对于京津冀地区来说,协同发展更是解决大气污染乃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必由之路。” 贺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