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2月16日电(闫雨昕)金融业向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而动。对于许多行业来说,2016年的关键词都是转型升级,银行作为“整体综合服务商”,亦不例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业自身也在不断变革。对于市场来说,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银行金融服务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边界越来越向外延展,可获得性也大大提高。
当创业、创新的氛围和条件日臻成熟,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或讨论、或正在进行着将贷款客户培育成投资标的的探索,通过对科技创新型从事“股权+债券”的投放令银行与科创企业“互相成就”,这样的资金运作模式被称作“投贷联动”。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浙江自有科技金融的助推方式与体制机制。浙江银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已有杭州银行、嘉兴银行等7家银行机构开展外部投贷联动试点,合计支持科创企业187家,贷款余额14亿元。
科创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融资?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许多科创企业在发展初期的“资金之渴”难以得到满足。如何为这些企业提供所需资金,同时又能伴随企业共同成长,是银行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众多企业的融资需求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每个企业都希望得到“差别对待”——拥有“量体裁衣”的贷款产品。这就要求银行针对不同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投贷联动”应运而生。2016年4月,银监会、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确定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机构在中关村等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各界对此充满期待。
“我希望银行对我的经营很了解,但不干涉我决策。”浙江省昱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凌志敏告诉记者。有别于取道资本市场融资存在分散创始人控制权的风险,投贷联动令一部分资金通过银行信贷解决,只出让很小一部分股权,创始人对于企业的控制权得到更完整的保留。
事实上,投贷联动可以培育银行对企业、行业的认知,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但投贷联动不能代替风险投资,太靠“贷”则会失去“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