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如何发力?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此进行解读。
李国祥表示,脱贫攻坚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可以说是中心工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供给性结构性改革对脱贫攻坚怎么发力,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大家就可以明白。在贫困地区,我们对农民扶贫的时候,贫困户说,你们不要来扶贫了,只要帮我把现在生产的农产品卖掉,我就可以脱贫了。这个农民提出来的问题对不对呢?农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李国祥指出,从中央到地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用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过程中,产业扶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贫困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第一,把产业扶贫作为重头戏,这个路子是对的。第二,如何通过产业扶贫让贫困户脱贫,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的事情。”他认为,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面脱贫,如果产业扶贫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就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不明显。如果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贫困户不再愁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就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成功。
李国祥表示,贫困户的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卖不出去,关键是在农产品供给上还存在着问题。一方面,贫困户生产的很多农产品不能增加很多收入,脱贫没有办法。“怎么样来增加有效供给?让贫困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这个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另一方面,消费者想吃到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但是买不到,或者买的不放心。“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很多人想买有机农产品,但买不到真正放心的有机农产品。这里面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一边生产出来了,愁卖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另一边发愁买不到,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李国祥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在脱贫攻坚方面,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创新,包括新的绿色生产方式、产业、业态和发展模式,让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跟消费者更好地切合起来,把消费者吸引过去。“做到这些事情,要在很多方面,在体制机制上,让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土地制度改革,包括扶贫的工作机制各个方面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够实现生产出更好的农产品,卖出更好的价格,让贫困户更顺利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