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迈入农业强国的战略之策

发布时间: 2017-02-08 08:52:1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杨多贵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强国,战略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国家要强,农业必须强;国家要富,农民必须富;国家要美,农村必须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明确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以树立“大质量观”“大绿色观”和“大创新观”三大核心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方向;以激活市场、激活要素和激活主体三大内生动力,培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以建设“农业三区”“农业三园”和“农业田园综合体”三类发展载体,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策。

以树立三大核心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方向

“大质量观”:就是把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在农业生产、消费、流通和管理等各个领域和方面贯彻“质量兴农”,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历史性转变。其核心任务是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主要包括: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

“大绿色观”:就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个领域和方面,推动农业生产、消费、流通和管理等全过程实现绿色化,以农业发展的“大绿色”,从根本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等;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产品标准体系等;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

“大创新观”:就是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在农业科技、生产、管理、流通、以及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全面创新,以农业“大创新”,驱动和引领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构建新型农业业态,促进“农”与“非农”业态融合。在具体行动路线上,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视野,促进“农”与“非农”融合,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促进经济、生态、人居功能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创新活动。

以激活三大内生动力,培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

激活市场内生动力。让价格机制真正引导农业资源配置,按照“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思路,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尽量减少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过度干预。要协同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创新使用方式,提升支农效能。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重点补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绿色生态。

激活要素内生动力。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从实际出发,守住底线、分类实施、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允许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主体内生动力。大力培植农村人力资源,要加快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防止农业后继乏人。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使其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生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持久的新动能。

以建设三类发展载体,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策

以“农业三区”,即粮食生产的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的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的规划建设为载体。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通过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抓紧研究制定功能区和保护区建设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层层落实建设管护主体责任。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以“农业三园”,即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为载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是形成现代农业产业的集群。建设科技园,主要是突出科技创新,科技应用、实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目的是要打造现代农业的创新高地,这个落在创新高地上。建设创业园,是为了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以“农业田园综合体”试点和建设为载体。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作者:杨多贵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