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突击暗访:摸底脱贫工作真实状况

发布时间: 2017-01-24 11:02:3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郑小东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扶贫,脱贫攻坚,暗访,摸底

扶贫摸底三日思

□郑小东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地处陕西东南部,属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6年前,组织安排我到这里任职,几年里,我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真切地见证了山区贫困群众的生活现状。尤其是“全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打响后,2016年计划脱贫的1.2万贫困群众令我寝食难安。我决定采取突击暗访的形式,走村入户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真实情况。

党的建设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抓手

2016年9月6日清晨,我们从县城出发,沿308省道西行来到大贵镇半边街村。

半边街村我已经来过3次了,这个村是长廊沿线贫困村之一,地理位置优越。然而,长期以来并没有摆脱贫困,还有110户315人处在贫困线下,很多群众的房屋年久失修,很多产业田地撂荒搁置。看见我们到来,村委会活动室走出一位中年男子,随行的同志介绍说,这就是村党支部书记。他刚站住脚,我就开始询问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到岗情况,并来到脱贫攻坚作战室,抽查贫困户基础信息资料、驻村工作日志……我又看了安置点建设、贫困户旧房改造、产业建设等工作进展情况,现场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通过几次走访,这个村的贫困原因已经基本摸清了。一方面是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够,村里的28名党员,60岁以上的13个,贫困党员2名,真正能够引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却寥寥无几。二是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大户带动能力较差,新发展的产业刚刚起步,看不到实际成效;以前的几百亩茶园,由于业主管理不善,矛盾纠纷一直没有消停,产业园连年荒废,产业增收几近空白。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回顾我走过的贫困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村干部强,扶贫效果好;村干部弱,扶贫工作就会滞后。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早年就探索制定了村干部考核积分、小微权力清单、坐班值班、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制度,并大幅提高了村干部工资报酬。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中,我要求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扎实开展“学亮比、争创出”党建主题活动,以党建工作引领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但是现在看来,还有少数村级党组织并没有把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紧密融合,“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我当即要求随行的组织部门同志着手思考“1+10”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把党的力量树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党员,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党的建设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红色引擎”,基层组织处在治贫、扶贫、发展、小康的最前线,既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又是党同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今后,要将懂基层、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派驻一线,加强基层组织力量,带动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脱贫攻坚注入活力。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