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有哪些新动能正在成长

发布时间: 2017-01-19 09:56:40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陆晓丽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东北三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振兴,动能,东北经济

陆晓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博士后

2016年对于东北三省是一个转折年,“断崖式下滑”的经济数据使得“唱衰东北”的论调不绝于耳。这次下滑是东北经济内在症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然而,这更是东北三省升级现有生产函数、扩大经济产出边界,从而获得新一轮重生的良好契机。

中央及地方政府开展制度改革。中央在2014年、2015年先后出台了2个文件为东北振兴保驾护航,这也是十年来国家再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东北三省的地方政府也开展了力度较大的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如辽宁省2015年开始整治统计数据失真问题,调整了财政收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领导为政绩歪曲真实经济数据的现象。东北三省还开展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优化东北地区广为诟病的营商环境。经济体制方面,地方政府努力深化国企改革,如辽宁省2016年向投资者首批出售9家省属国有企业的股权,开启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东北三省还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除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并实施创新战略。这些改革为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为东北地区新经济的孕育、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辽、吉、黑三省的支柱产业高度相似,以装备制造、石化、能源产业等为主导。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东北三省主导优势产业由于产能过剩,而面临销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一些零部件又必须依靠进口。这说明,东北三省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面临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生产的多是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从而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技术含量不高、工艺水平不够,使得产品损耗高,从而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竞争力。因此,传统产业如何实现高技术含量、高精密度、高质量的转型升级,是东北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也是其正致力突破的问题。

传统产业更新升级。辽宁省正努力强化高端装备制造,近年来累计布局了34个创新平台,形成了核主泵、IC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一批产业链、创新链,致力于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与创新水平。沈阳机床成功开发出具有智能、互联特征的数控系统——“i5”智能控制系统,诞生了世界首台智能机床。华晨宝马的铁西工厂车间拥有超过600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95%以上。大连瓦轴集团在美、德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目前已有2万多种轴承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黑龙江省通过引入“互联网+”,创新传统养老服务业,并联合日资与国内民营企业,联合打造了中日合作大型养老服务综合体——“乐活医养家园”,建设全省养老产业云服务平台。

然而,作为中国工业原料和重型装备的基地,东北地区曾经的高工业化、高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现在反而成了东北的拖累,使得快速转型难以实现。要实现经济振兴,既要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也需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

新兴产业孕育成长。东北地区有两个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2015年沈阳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占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逾20%;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涉及工业机器人、智能云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已申请专利百余项。长春市依托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航天卫星产业及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业,长光卫星是我国首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成功发射了“吉林一号”商用卫星组星,目前已经建立了从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到提供遥感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长春市金赛药业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连续6年利润排名在全国基因制药企业中领先。公司生产的生长激素,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确定为生长激素国家标准唯一提供单位。哈尔滨市成功获批为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城市,呼兰区加大生物医药研发中心与哈药集团药物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的建设力度;并积极扶持正阳河、老鼎丰等中华老字号和华润、正大等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北方药谷”。

资源枯竭城市积极转型。东北一些城市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一度辉煌,但已面临、或即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枯竭的双重困境。这些城市正积极探索可行的转型路径。辽宁省盘锦市因辽河油田而享有盛名,但自从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制定了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盘锦转型发展重要支撑的决策,目前已实现了从“资源枯竭城市”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完美转身。吉林省辽源市曾是东北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确定的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其制定科学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新产业,形成了纺织袜业、高精铝加工、医药三个特色优势产业,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东北袜业园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袜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区由于持续大量的木材采伐,造成森林资源总量锐减、质量骤降,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自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大兴安岭林区制定了以森林湿地、冰天雪地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包括森林生态食品业、生物医药业等六大产业的转型之路,2015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16%。

可见,虽然统计数据显示出东北地区出现了暂时的经济下滑,但在国家大力振兴战略支持,一系列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东北的传统产业正在技术升级,新兴产业正在孕育成长,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积极转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有序推进,民营经济的活力真正被释放。可以预见,东北的潜力正在被激发,在未来若干年必会实现又一轮的经济振兴。重生之路虽长且阻,但终有破茧而出的一日!(来源:观点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