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林:创新创业生态存“短板” 企业是发动机

发布时间: 2017-01-16 15:27:21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杨洋  |  责任编辑: 王东海
关键词: 北京经济,结构性,驱动,新常态,创新驱动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杨洋)2017年1月15日,第八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

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王昌林 王东海摄

中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王昌林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三十多年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总量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长时期的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拉动投资和高强度的资源要素投入支撑的,造成内外经济结构明显失衡、众多产业产能矛盾凸显、资源环境约束极剧强化等问题。

王昌林说,“我们产能普遍过剩与结构性的有效供给不足,需求潜力巨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只能取得短暂而有限的正面效果。还带来结构性失衡、金融风险急剧等负面效应。”

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传统的发展方式走不通。从而采取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很难流到实体经济中,从而投资效率逐年下降。所以,需加快实现向创新发展驱动的转变。从国内来看,实现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经济发展都较为优秀,基本实现了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新动能比较强劲。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国也开始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王昌林说,“我们研究了一些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的经验,从国际来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传统的比较优势弱化,逐步进入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总体来看,中国进入了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这是经济发展从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因为在经济规模快速发展时,没有实现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所以王昌林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企业是创新的发动机

创新驱动究竟谁来驱动?王昌林列举数据讲道,企业创新能力弱,是当前中国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现在中国R&D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2.07%,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9%,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

王昌林说,“我们需要为企业这部创新的发动机添油助力。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现在总体上中国的创新倒逼的机制正在形成,因为市场约束强化,产能过剩、PPI价格下降,成本上升。在此之前企业不搞创新,现在想创新的倒逼机制形成,所以要支持它,加强技术改造。”他认为,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的抵扣力度,加大投入。加强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作为创新的发动机,发动机需要燃料,需要人才、技术、资金,政府的主要作用是要不停添加燃料,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向企业流动。

    创新创业生态存“短板”

王昌林表示,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国内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产业体系基础雄厚、配套较为完善,拥有推进创新创业的诸多优势。然而,我国创新创业生态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主要是创业教育不足,人才、技术、资金等对创新创业的支撑不够;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性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联动发展机制;市场准入与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软环境不完善。

王昌林列举数据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创新指数排名首次进入第25位,但实际上跟GDP相比差距较大,主要的差距是在生态环境,例如监管环境排名107位,商业环境77位,易于获得贷款、小额信贷、创新型金融排位较后。在创新国际影响力方面,知识产权收入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72位,2014年全球知识产权收入是2500亿美元,美国占1/2,而中国不到10亿美元,说明中国创新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是‘硬指标’,三方专利,国际专利,三方专利同时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申请的专利,这是较为高级的专利,中国从2015年为1897件,日本为16197件,美国为14211件,这说明中国在创新能力、创新生态、创新环境方面确实还存在短板。”

王昌林认为,针对这些问题,要坚持教育现代化先行,加强创业教育,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厚植创新创业的土壤。要强化大学、研究机构与产业界的联系,促进多元“创业系”和“创业群落”发展。要扶持大学生、科研人员、海外留学生和农民工创业,支持创业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创新创业高地。要改革市场准入和监管机制,加快注册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