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启动 沪深港“共同市场”成型

发布时间: 2016-12-06 09:25:10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作者: 吴黎华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港通,沪深,标的股票,海能达,股票型基金

12月5日,深港通终于正式发车。启动首日,深港通运行平稳。除了对深港通开通的意义的高度评价之外,监管层还特意提到了打击跨境市场操纵。业内人士认为,深港通的启动,标志着沪深港“共同市场”的形成,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发车 深港通首日总成交近35亿元

深交所数据显示,当日,深股通方面,买入26.69亿元,使用额度27.11亿元,当日剩余额度102.89亿元,标的股票中有464只发生交易,其中主板169只、中小板247只、创业板48只,交易金额分别为14.78亿元、9.76亿元、2.15亿元。港股通方面,买入9.02亿港元(人民币8.23亿元),卖出0.21亿港元(人民币0.18亿元),使用额度8.50亿元,当日剩余额度96.50亿元,标的股票中有348只发生交易,其中恒生综合大型股78只、恒生综合中型股151只、恒生综合小型股99只、不在指数内的A+H股20只,交易金额分别为0.43亿港元(人民币0.38亿元)、3.15亿港元(人民币2.79亿元)、5.12亿港元(人民币4.54亿元)、0.52亿港元(人民币0.46亿元)。深港通首日总交易金额达34.86亿元人民币。

从当日市场交易情况来看,881只深股通标的中,有293只上涨,截至收盘,涨幅居于前十位的股票为:易事特、世纪华通、宜通世纪、欧菲光、中文在线、天马股份、朗玛信息、东港股份、本钢板材、海能达。深股通标的中一些中小盘股低开高走、表现强势。兴业证券表示,从资金流向来看,北上资金明显比南下资金更多。在深股通中,涨幅较好的个股多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且大多基本面较好。这或与市场前期中小盘股调整较大有关。

尽管深港通刚刚启动,但业内机构已经纷纷发力此项业务。作为首批获批开通深港通业务的内地券商,平安证券介绍,自8月份开始成立深港通工作小组,目前港股通开户数已达1.3万余户。深港通通车首日,平安证券客户交易开始半小时内成交笔数达200余笔,成交量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截至12月5日上午,深港通交易额达1200万。国信证券则表示,截至当日下午2点整,已开深港通客户40168户。当日国信深港通成交0.8亿元人民币,沪港通成交2.1亿元人民币,合计2.9亿元人民币。

WIND数据显示,内地基金公司也正在大力布局相关业务。截至12月5日,共有68只“沪港深”主题基金,其中前海开源基金公司旗下沪港深系列基金已有11只(AC合并),另有1只发布了招募说明书,是拥有沪港深基金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在年内成立的47只“沪港深”基金中,混合型基金有33只,股票型基金有12只,其它类型的有2只。

突破 “共同市场”模式成型

深港通首日波澜不惊,成交量整体较为有限。业内较为关心的,则是开通之后南北资金的流向问题。公开资料显示,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之后,沪股通资金流入情况经过了三个阶段。开通之初资金明显流入,2015年7月3日达到最高点,随后资金明显流出,2016年2月25日达到最低点;此后资金又逐渐缓慢回流,目前累计资金净流入接近1400亿元人民币,占沪股通总额度的比例不足一半;沪市港股通则一直处于流入的态势,至2016年11月中期达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招商证券预计,深港通开通后,短期内资金南下的热情更高,A股“资产荒”与人民币贬值的大背景是资金南下的主要动因。长期看,境外资金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提升,资金可能由南转北。该券商预计,若北上资金投资风格和关注行业基本不变,估算出深港通开通后,每周流入深股通的资金大约在4.1亿元到6.2亿元人民币之间。深市港股通新增标的合计的市值占所有港股通标的市值的比重不足5%,深港通开通后新增标的吸引的资金规模预计也相对有限,估计每周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将增加约1.6亿元人民币,其他条件短期不变的情况下,每周通过沪深两市流入港股通的资金大约为34.24亿元人民币。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深港通短期内可能还是北上资金更多一些,但很快就会平衡甚至被反超,之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两地资金双向流动会更加频繁。他表示,沪港通开通已有两年时间,深港通机制下的港股通和沪港通机制下的港股通标的有很大的重合性,这是导致市场成交量整体平稳的原因。

“关键是平稳开通。”李大霄认为,随着内地投资者越来越熟悉港股市场,开通深港通意愿会逐渐增加,沪深港三地资本市场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互相学习投资理念,资金互相交融,三地差异会逐渐减少,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地位会迅速提升。A股向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大大迈进了一步。国际投资者则通过沪港通、深港通进一步打通了投资内地股市的通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深港通的启动,特别是总额度的取消,实际上把香港市场、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连接成了一个“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模式实际上是中国内地资本账开放进程中极具代表意义的突破,在内地资本市场可能全面开放前,这是个可长线提供极为多元化的投资及风险管理工具配套的市场模式。

监管 密切关注跨境市场操纵

深港通开通首日,两地监管部门均对深港通的开通报以高度评价,而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和深交所理事长吴利军的演讲中,均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打击市场操纵。

刘士余在开通仪式上表示,深港通正式开通,是两地资本市场进一步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时刻。中国资本市场发展26年来的经验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才能保持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才能真正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才能真正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他表示,在国际金融处于不确定、不稳定的状态中,开通深港通,必将为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注入正能量、注入信心、注入信任。沪港通、深港通将好比两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汇集内地、香港全球市场资本、技术、信息、智慧、文化,从而惠及内地、香港、全球的经济发展。两地金融监管机关将进一步密切协作,加强两地市场监管,加大跨市场执法的协作力度,严厉打击跨境市场操纵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两地和全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吴利军表示,内地与香港市场进入了全面互联互通的新时代。深港通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化方向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将进一步提升内地与香港市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港通开通后,深交所将密切与各方合作,全力保障市场交易平稳运行,充分发挥一线监管职能,共同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好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深港通的顺利启动证明,两年前沪港通开启的互联互通模式是可以复制和扩容的。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延伸,可以推动香港从以往的国际集资中心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全球财富管理中心。通过香港,内地投资者可以足不出户投资世界,海外投资者也可以投资更广阔的内地市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