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财经11月12日讯(记者王文举) 10月底恒大文化拟退市的消息吸引了新三板市场目光,且不论其退市背后的有没有许家印的资本运作目的,恒大文化挂牌将近一年的时间无交易、无融资的现象更加值得深思,并有券商发现新三板上与之类似的“大块头”并不算少。
除此之外,从2015年开始,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增加,摘牌企业也逐渐出现,一部分企业去了A股,还有一部分被其他公司收购,进入2016年筹备IPO、被收购企业数量增多,退市企业也在增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关注点并非是新三板留不住这些“大块头”或者优质公司,因为在这些企业退市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为了让市场更加完善,10月21日股转公司还公布了退市细则意见稿,挂牌企业也在逐步“流动”起来。
中国网新三板认为,通过这样的流动,让更多适合、适应新三板的企业进入市场并留下,或许正是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重要目的,让中小企业借助新三板不断壮大,也能更好的助力经济转型。
“大块头”摘牌无碍新三板前景
对于恒大文化的离开券商给出了更深入的分析。联讯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恒大文化于去年12月4日挂牌新三板,挂牌不久后,恒大文化就抛出了一份定增方案,计划融资不超过15亿,用于拓展公司业务、补充流动资金。但是,该融资案最终并没有完成,这也给恒大文化的新三板之旅蒙上了不小的阴影。二级市场上,挂牌至今近一年时间,恒大文化也没有过任何成交记录。
因此,联讯证券认为,恒大文化退市之意出乎意料,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其挂牌新三板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退市也是无奈之举。
基于这样的逻辑,联讯证券称,新三板市场还有一部分“类恒大”企业,此类企业的特点是营收规模较大,挂牌已有半年以上,但几乎没有过股票成交记录,同时几乎没有过定增融资记录。这类无法在新三板实现愿望的企业或许将效仿恒大文化,逐渐走上退市之路。
具体看,联讯证券列出10家2015年营收25亿元以上并存在上述情形的企业,按营收从高到低分别是兴达泡塑,永昌保险、招金励福、源耀生物、山东海运、中谷股份、世贸通、金象赛瑞、商之都和顺电股份。
尽管恒大文化决定退出新三板,上述这些“大块头”也可能有退出的一天,但这些公司一方面几乎没有交易,另一方面几乎没有融资,这样的企业即便全部退出也不会对新三板市场的活跃性造成影响。
而对于新三板总股本的影响更加不值一提,市场规模在现阶段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因为新三板公司本身就对中小企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正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在“2016中国新三板发展论坛(秋季峰会)”上所讲,很多企业正因为从新三板获得融资才取得了更好的发展,新三板对中小企业有很强的亲和力。
挂牌公司进出有序更好助力经济转型
或许正是因为新三板市场对中小企业的亲和力,自从2015年新三板爆发以来,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截至11月8日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数已经达到9417家,并仍以每周数十家的速度增长,突破万家近在眼前。
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众多关心新三板市场的专业人士指出,没有只进不出的市场,各方也都在期待新三板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尽快推出退市政策。
全国股转公司也一直重视新三板市场制度建设,在实施分层制度后,先对挂牌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等做出规范,又推出私募做市试点,随后在10月21日发布挂牌公司终止挂牌意见稿,至此新三板正式开启退市机制。
股转系统官网发布意见稿,包括总则、主动终止挂牌、强制终止挂牌、投资者权益保护、监管措施和违规处分、附则等内容。在意见稿中,股转系统列出了11类强制终止挂牌的情形。
贺强在2016中国新三板发展论坛上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意义重大,发展新三板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有利于资金“脱虚向实”,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整体经济良好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要更好的发挥新三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助力经济转型,需要“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即要让真正适合新三板并适应新三板市场规则的企业进来并留下,那些无法满足条件或者体量太大的“大块头”应该尽早离开这个市场,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
当然从另一方面讲,新三板仍是一个新生市场,正如国泰君安副总裁阴秀生在2016中国新三板发展论坛上所说,新三板还是成长中的“孩子”,要给这个市场足够的时间,让市场发展起来,因为新三板真正实实在在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和规范发展问题,它将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建设做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