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源的环保小卫士:小手拉大手 垃圾换文具

发布时间: 2016-09-28 15:05:01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方青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教育扶贫,澜沧江,环境保护,杂多县,青海省
图为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垃圾换文具”的场所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记者方青)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思想品德的素质培养亦不可或缺。青海省玉树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通过“小手拉大手,垃圾换文具”的活动,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层面上树立了典范。

杂多县素有“澜沧江源第一县”之称,重要的生态地位,使环境保护成为全县居民工作生活的重中之重。从2015年开始,便在萨呼腾镇吉乃滩社区和夏果滩社区实行垃圾分类回收,逐步形成了“户分拣、村保洁、乡收运、县处理”新型牧区垃圾处理机制。

而作为澜沧江源头的教育人,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从2014年开始,在全校推行垃圾换文具的做法。校园垃圾回收站的门口贴着垃圾分类指引,详细的列出了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危害垃圾的种类,以及垃圾兑换物品的标准。并在每周五为全校学生安排环保教育课。2016年初,该校全面“小手拉大手,杂多将更美”的环保理念,通过学生的“小手”,将环保意识到给父母这个“大手”,教育父母们将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变废为宝,让环保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中。

在校园中,记者遇见了尼玛旺毛和达哇拉措这对14岁的小姐妹,尼玛旺毛告诉记者,她从上初中开始便参与到“垃圾换文具”的活动中,她曾用30个塑料瓶换1个跳绳,2个塑料瓶换1根铅笔,现在的愿望是积攒30斤废纸换1个篮球。达瓦拉措说,同学们通常在学校周围和上学途中收集垃圾,父母被她们影响,也会有意识地帮她们收集垃圾。说起垃圾分类,这对小姐妹已是专家,“不可回收的垃圾有卫生纸、拖把、扫把、口香糖、灯管……”

目前,杂多县的18所中小学都开展了垃圾换文具、环保进校园的活动。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